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一個中部地級市的“人才回流”實驗

2017年09月15日 10:26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016年5月,撫州在吸引人才回流既有工作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雙返雙創”戰略——“撫商返鄉創業,才子返鄉創新”。為了狠抓這項工作,撫州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第一副組長,幾十個市直部門參與。各縣區依樣進行。

務求實效成為這項活動的重要指針。“比如陳芬兒院士,指望他回來完全待在撫州是不可能的。人才能夠留下最好,不能留下也不能強求,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為撫州創新作貢獻。就是回來講一堂課、回鄉省一次親,給我們傳遞一個信息、一個理念、一個觀念,都是對我們的極大幫助。”肖毅說,“為此撫州樹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為、但求所用’的理念,按照柔性引進的原則開展。”

按照“聯絡才子、了解才子、掌握才子”的站位要求,撫州采取了對外與駐外聯絡處對接、對內與才子在撫家屬對接的“雙向”聯系方式,并重新編印《2017年在外英才名錄》,梳理了4839名在外才子信息,確保走出去聯系在外才子和在外才子回撫聯系“兩頭”不斷線。

今年6月26日,吳茶香再次陪同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玉蘭赴京開展撫商才子大走訪活動。

跟以往一樣,吳茶香的行李箱里裝了一大摞“一信兩表”,即《致福州及在外鄉賢的一封信》和撫州籍在外企業家與優秀人才基本情況登記表。這次走訪,他們看望了撫商才子60余人,收集各類人才信息資料50余份。

按照要求,撫州的5個走訪組今年至少要走訪50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的撫州才子,“相關進展都要在活動簡報里呈現,并有進度表實時跟蹤。”吳茶香說。

而撫州才子們每次返鄉時,也都會得到不同層面的關心。

陳芬兒每次返回撫州,都要悄悄告訴顧順和:“千萬不要告訴市領導。”

倒不是嫌麻煩。一方面,這是陳芬兒的個性使然。另一方面,撫州市委市政府對高級人才的重視也可見一斑。陳芬兒覺得,老是麻煩市領導,覺得不好意思。

其實,不嫌麻煩恰恰是撫州黨政領導的作風。“隔一段時間,市里的主管領導就邀請我去辦公室坐坐、聊聊,談談企業發展有什么問題。”易德福說。

就連藍天虹等年輕人,也都能經常見到市里各級領導,并直接反映企業難題。

“我們當地話叫‘作興’,就是很尊重的意思。”吳茶香說,“市里各級層面都把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

肖毅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去年3月份的撫州科技創新大會上,陳芬兒是受邀專家之一。會議最開始,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臺下當聽眾。

會議流程很順暢,肖毅發言時卻直言:我們對人才的尊重還是不夠啊。陳院士怎么能坐在臺下呢?“人家是院士,比我們的‘官兒’還大呢。”肖毅對記者說。此后,陳芬兒再返鄉參加類似活動,都在主席臺就坐。

就是受這種鄉情、尊重感染,易德福毅然放棄了之前所在企業的1000萬元股權,“就當我還給老板了,”易德福說,“我要回來干一番事業。”

同時,撫州還通過設立每年3000萬元的市本級專項扶持資金、簡化返鄉高層人才創新創業審批流程、稅收優惠扶持、開辦“創業大學”等措施為人才回流助力。

倒逼管理體制改革

“撫州有句土話,‘一個要補鍋,一個鍋要補’。人才就是要補鍋的,撫州就是鍋要補的。”顧順和說,“撫州的‘雙返雙創’就是要做好‘搭橋’工作,讓才子們返鄉能夠及時發光發熱。”

才子們返鄉后,一些高科技人才主攻科技創新。比如,陳芬兒的博雅欣和就是生產他汀類藥物的高端醫藥企業,易德福的德義半導體是半導體行業的引領者,曾金輝擔任董事長的迪比科公司又是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領航者。

目前,撫州已經成功建成8個國家級科技平臺,78個省級科技平臺。2016年R&D(科技研發)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65%,增速全省第一。

還有一些才子返鄉后主攻產業升級、業態創新。長期以來,撫州的產業結構固化明顯,現代金融、現代服務、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嚴重匱乏。

如今,在這個市區只有三五十萬人口的中部地級市,也出現了北上廣深常見的眾創空間——“一杯(E-bank)眾創空間”。這個眾創空間就是一個剛剛畢業沒幾年的女學生藍天虹搞起來的,“一杯清茶談創業。目前,已經成功簽約110余家創業團隊,招商登記的創客達300余戶。”

從加拿大留學回來的女學生周晶,則在臨川區創辦了龍鑫生態養殖,開始了一名“90后”的生態有機農業夢。公司還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引進了國家級專業技術團隊,徹底改變了“面朝紅土”的農業老樣子。

不過,隨著返鄉才子越來越多,加上2017年“活動提升年”里,撫州準備全年引進300名以上撫州籍高層次人才返鄉創新創業,撫州科技管理上的一些制度短板逐步顯現。

撫州曾有一個科技情報研究所,是市科技局直屬的事業單位。“30多年前科學大會召開后,學習國外先進科技成為浪潮,相關科技翻譯人才都進了這個所。當年這可是好地方的嘞。”顧順和說,“但是,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這個所已經處于‘僵尸’狀態了。”

返鄉才子越來越多,科技工作越來越重,人手卻嚴重不足,“整個科技局編制才有12個,新增編制又不可能。怎么辦?”顧順和說,“我們就按照中央和省關于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要求,在全省首創地把這個所改為科技項目管理所,負責對財政科技計劃的需求征集、指南發布、項目申報、立項和預算安排等工作,重新激活了這個單位。”

如今,在“人才優先、企業優先、科技優先”的濃厚氛圍里,一大批人才、項目紛紛落地撫州。2016年以來,撫州已經成功引進5名院士、25名博士、136名碩士返鄉創新。

“說實話,撫州重視科技、重視創新,還是晚了些。”陳芬兒對《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說,“但越是這樣,越要加油,我也愿意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從去年到現在,我待在撫州的時間比在復旦都長。”

這種回報家鄉的熱情在年輕人身上也得到了傳承,“‘雙返雙創’就是點燃了我們心中的一把火。”藍天虹說,“我們回來得沒錯。”(記者李洪磊)

編輯:劉小源

01 02

關鍵詞:撫州 人才回流 創新 發展 中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