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133個城市公布網約車新政 打車貴、打車難“回潮”
1年多前,交通部聯合七部委聯合頒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在全國范圍內承認網約車合法地位的國家。隨后,中國各地密集出臺實施細則。目前,已有133個城市公布網約車新政。
如今,網約車合法化1年有余,各地新政亦陸續跨越過渡期。然而,打車難、打車貴的難題依然未解,甚至有反彈跡象。難以取得的經營證和駕駛證、游走在灰色地帶的平臺和司機,讓人們對網約車的未來產生疑慮。
行到山前的網約車,能否一路暢行?
回歸理性 告別瘋狂補貼
交通運輸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年來,除直轄市外,河南、廣東、江蘇等24個省份發布了網約車實施意見;北京、上海、天津等133個城市已公布出租汽車改革落地實施細則,還有86個城市已經或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已正式發布實施細則或已公開征求意見的城市,其占據的新業態市場份額已超過95%。
縱覽各地網約車細則,均對平臺、車輛、司機3方面提出要求。其中,30個重點城市均要求網約車要有“三證”(道路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從業資格證),才可運營。
最為嚴格的是北京、上海、天津三市,除了對車輛排量、軸距等方面加以限制外,還要求網約車必須為本地號牌、駕駛員為本地戶籍。而在其他城市,駕駛員只需有本地居住證即可申請從業。
據初步統計,各地已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約10萬本。以嚴管網約車的北京為例,據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共有6000多輛網約車獲得許可,而網約車申請人數已經突破4.3萬人。下一步,北京將會對網約車總數進行調控。
專家認為,從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說,新政的實施,讓網約車企業瘋狂補貼、無序競爭的局面逐漸結束,企業開始關注服務提升、多元經營。雖然網約車還沒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是網約車市場已經逐漸從野蠻生長回歸理性發展。
監管缺失 新政落地不順
“黃宗羲是哪個朝代的?”“某市交通委員會在什么地方?”“某某酒店是幾星級?”近日,一些地方網約車司機考試的“雷人”命題引發關注。這些近乎苛刻、與實際工作沒有任何關系的題目,把不少司機攔在門外。
從數據來看,各地網約車司機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不足一半。北京市交通運輸考試中心考務科科長潘清說,全國公共科目考試及格率在45%左右,而北京區域的考試及格率是25%左右。而在廣州,甚至出現過首場資格考試只有1%通過率的情況。
面臨壁壘的不只是司機,還有網約車平臺。在《辦法》的準入規定之外,各地的細則往往增加了“設立分支機構”“設置辦公場所及人員”等要求。這無疑增加了網約車平臺的運營成本,導致一些網約車平臺持觀望態度。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張效羽說,這表明部分地方主管部門依然在按照出租車的管理思路管理網約車,因為出租車公司都是設有縣級分支機構的。新業態不能應用舊業態的管理思維,如同不能要求電子商務平臺在每個縣設立分支機構一樣。
專家認為,雖然網約車管理確實更嚴格了,但乘客的打車成本和難度也提高了。這說明,政策制定的利益平衡還沒有到位。
記者在北京采訪時發現,不少網約車雖然在軟件中顯示為北京牌照,但實際運營車輛依舊是外地牌照,還有的司機通過租賃車牌的方式從事網約車工作,非京籍的司機仍能接到平臺的派單。對此,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對非京籍的人員清理上有所滯后,查處有難度。此外,網約平臺認為人員清退過多,會對業務和盈利有一些負面影響。
專家指出,一方面是政策嚴控,另一方面是監管缺失,這是網約車新政落地不順利的原因,導致網約車合法經營不易、灰色空間仍存。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網約車新政 打車貴 打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