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相互嵌入 守望相助——來自各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

2017年07月02日 20:11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日電 題:相互嵌入 守望相助——來自各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

新華社記者榮啟涵 王靖

56個民族兄弟姐妹,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份豐厚的“家底”。“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是對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如何形成民族同胞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如何讓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近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召開,記者采訪了來自東中西部的代表,聽他們談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經驗。

“嵌入式”生活帶來新氣象

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興科社區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里,蒙古族牧民邰領善正在幫女兒辦準生證。雙語服務臺前,她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社區開設的“雙語服務臺”減少了少數民族居民辦事的溝通障礙,同時還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入駐,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建成于2008年10月的興科社區,下轄11個住宅小區10580名居民。其中少數民族居民占52%,進城牧民占到31.2%。

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習慣了草原上的自由,本來擔心進城后沒有場地,誰知在社區服務中心里,一樣可以找回這份快樂。寬敞的排練大廳里琴聲悠揚,身穿民族服裝的居民正在排練安代舞。這里是社區的民族文化大舞臺,開設的安代舞、四胡、馬頭琴、蒙漢文書法等培訓班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烏蘭浩特市二中,高二一班的蒙古族學生辛媛媛和同學們在自習室認真做著蒙文習題。從幼兒園到高中,辛媛媛一直在蒙古族學校接受蒙漢雙語教學,如今能非常流利地說漢語和蒙古語,再加上英語課程,她現在一共會說三種語言。她告訴記者,盡管烏蘭浩特市二中是一所蒙古族中學,但目前也有不少漢族學生來此上學,他們也都能說流利的蒙古語。“倘若不是各自說出民族,根本分不清誰是漢族,誰是蒙古族。”

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和諧畫面。

打通“發展線” 見物又見人

中國大地上四通八達的鐵路,已不僅僅是交通線,更是連接各地和輻射沿途的“發展線”。

在貴州,民族地區成為全省率先開通高速鐵路、率先建設支線機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占比最高的地區。

在全國范圍,僅2016年中國鐵路總公司在民族地區就完成鐵路基礎建設投資1288.8億元,占鐵路基建大中型項目完成投資的21%。截至目前,8個民族省區鐵路總營業里程達3.47萬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28%。隨著蘭新、南廣、貴廣、滬昆高鐵的建成,新疆、廣西、青海、貴州、云南等民族省區結束了沒有高鐵的歷史。

通過調整運行圖、加開列車等方式,大力挖掘既有運輸潛力,不斷滿足民族地區群眾的出行需求;創建活動與促發展、惠民生相結合,加快推進建設小康同步、公共服務同質,使各族群眾真正得實惠。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既要見物也要見人。國家民委監督檢查司創建活動指導處副處長孫沭沂說,“見物”包括通過開展創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脫貧致富、落實民生保障;“見人”,就是要重視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同時把民族文化的精髓發掘傳播,為人所知、所喜。

已經舉辦五屆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成為集中展示少數民族文藝精髓和潛力的盛會。廣西、海南的“三月三”傳統歌節,內蒙古的傳統民族體育盛會“那達慕”等,都已經成為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的經典品牌。

少數民族文化作品的廣泛傳播,同經濟社會發展上的聯通一道,促進了各民族從生活到精神的交往交流交融。

擴面提質 創建需要新形式

在上海,兩位回族老大姐劉月琴和妹妹劉健創辦的“小劉熱線”,在過去10年里共接受咨詢2萬余人次,如今已成為上海專為少數民族服務的一張名片。

隨著來滬少數民族同胞的人數逐年上升,上海引入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民族服務。2014年,在黃浦區民宗辦的支持下,區內的兩個民族工作特色品牌——“小劉熱線”“良友健康熱線”合并升級為“小劉熱線伴你行”少數民族志愿者工作室。工作內容有婚姻介紹、心理疏導、教育和法律咨詢等,涵蓋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

民族團結是時代的課題,要適應形勢,推動創建活動理念、手段、方法的創新。北京市成立了少數民族聯誼會,發揮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在協調民族關系方面的作用,成為市級民族領域的“樞紐型”社會組織。

隨著微博、微信以及各類手機客戶端等應用的迅速普及,新媒體平臺也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新陣地。山西省壺關縣民宗局依托微信平臺,開設“微”課堂,建立“微組織”,開展信息推送,引導民族宗教界人士通過“微”組織交流思想、咨詢問題。上海市民宗委于2016年6月份在全市民族宗教法制宣傳活動月中,制作“民族知識”二維碼,在地鐵10號線民族團結號列車等載體上張貼推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發揮主觀能動性,動態管理民族團結示范單位,創造性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三年屆滿、零基啟動”工作。2015年至2016年,昌吉州對2012年命名、屆滿三年的940個州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進行“三年屆滿、零基啟動”驗收工作,撤銷了104個考核不合格單位的榮譽稱號。這一舉措不僅進一步激發了各縣市、各部門創建的熱情和活力,也贏得了社會的關注,提升了影響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民族團結 創建 進步 民族 少數民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