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東西城文物啟動“美顏”
明末清初抗清將領袁崇煥的墓碑隱于東城區東花市斜街的鬧市,今年將啟動修繕。此外,已經騰退完畢的沈家本故居也將在今年進行“美顏”。今天上午,記者從市文物局召開的全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本市將啟動景山壽皇殿古建筑群和大高玄殿古建筑保護工程,并配合東西城開展白塔寺的修繕。
從區域上看,文物“大戶”東城今年將完成東堂子4號、6號和清華寺二期騰退,西城則將重點推進的安徽會館、譚嗣同故居等15項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項目,目前騰退成功的沈家本故居修繕已開工。
東西城分別開啟騰退工作
今年6月10日是我國第12個文化遺產日。作為文化遺存“大戶”,北京的東、西城今年將有怎樣的文物保護規劃?今天上午,市文物局召開全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東、西城文委的相關負責人分別“遞交”了今年兩區文物修繕“清單”。
東城區歷史遺存多,轄區內有不可移動文物356處。據東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二五期間,東城設立名城保護專項資金每年1億元,用于文物保護。據該負責人介紹,該區將重點打造南鑼鼓巷、雍和宮—國子監、張自忠路南、東四三至八條、東四南、鮮魚口等6片“歷史文化精華區”,實現47處重點文物騰退、修繕與合理利用。
據了解,今年東城將啟動故宮周邊環境整治,完成東堂子4號、6號和清華寺二期騰退。推進法國兵營、清末太醫院、安樂禪林、豐城會館等17處不可移動文物的騰退保護工作。啟動袁崇煥祠墓、原中法大學等9處文物的修繕組織工作,啟動曹雪芹故居紀念館的建設工作。
西城區也作為文物“大戶”,在363處不可移動文物中,作為“大雜院”用于居民居住、處于不合理使用狀態、存在安全隱患的不可移動文物165處,占總量的46%。
基于這種狀況,西城區編制完成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西城區“十三五”期間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行動計劃》。其中的工作重點將對47項直管公房類不可移動文物進行騰退保護。據西城區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西城區已啟動在施的項目17項,2017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15項,2018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6項,2019年計劃啟動直管公房騰退項目8項。
今年,西城區重點推進的安徽會館、譚嗣同故居等15項直管公房類文物騰退項目,已進入啟動倒計時階段,實現騰退的沈家本故居修繕利用工程已順利開工。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物 啟動 北京東西城文物 東西城文物“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