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兩辦印發《意見》:加強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
六、 強化規范管理
進一步明確文化領域行業組織成立的條件和程序。行業組織名稱應當與其宗旨、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征。嚴格規范全國性行業組織的成立,加強規劃指導,壓縮總量、控制數量、提高質量,要從成立的必要性、發起人的代表性、會員的廣泛性等方面認真加以審核,由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網信等部門提出意見,征求黨委宣傳部門意見,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活動地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業組織比照全國性行業組織從嚴審批。對于跨行業、業務寬泛、不易界定的行業組織,按照明確、清晰、聚焦主業的原則,加強名稱審核、業務范圍審定,同時聽取利益相關方和管理部門意見,嚴格加以控制。新聞網站、商業網站、企業網站等各類網站以及“兩微一端”運營機構不得自行成立有相對固定組織機構的聯盟、協會等全國性合作組織。
建立健全文化領域行業組織綜合管理體系。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管理,對行業組織統一登記、依法監管、做好服務。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精心組織試點工作,穩妥有序推進改革,引導和推動行業組織成為政社分開、依法自治、權責明確的法人主體。對于承擔特殊職能、涉及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確需實行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雙重管理的行業組織,業務主管單位要全面負起管理責任,做好行業組織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監督指導行業組織依法依章程開展活動。建立健全行業組織評估標準,完善退出機制。規范行業組織涉外合作與涉外交往活動,不得與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境外組織或個人合作,依法管理境外行業組織在境內的活動。
依法處理文化領域行業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宣傳文化、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行業組織違反社會組織管理相關規定的行為及時進行整治。組織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打擊行業組織違法行為,依法取締未經登記、擅自以行業組織名義活動的非法組織,依法取締非法編印的內部報刊,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建立行業組織“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各類媒體對行業組織開展的活動進行報道前,應加強甄別,確認該組織的合法性,驗證其是否具有民政、公安部門制發的登記證書或有關部門批準的有效文件,不得對“山寨社團”、“離岸社團”和非法在境內開展文化活動的境外組織進行宣傳報道。網信部門指導有關部門督促域名注冊管理和服務機構等做好域名注冊,關閉有關非法網站。
嚴格黨政領導干部在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兼職。現職和不擔任現職但未辦理退(離)休手續的黨政領導干部,不得在行業協會商會兼任職務,一般也不得在其他行業組織兼任職務,確因工作需要兼職的,須根據相關規定按干部管理權限從嚴審批,所兼任的行業組織業務須與本職業務工作相關。黨政領導干部退(離)休后,本人無其他兼職,確因工作需要到行業組織兼職的,須根據相關規定按干部管理權限審批或備案,兼職期間要發揮好政治把關、經驗指導、業務傳授等方面的作用。兼職不得領取薪酬和獲取其他額外利益,確屬需要的工作經費,要從嚴控制,不得超過規定標準和實際支出。黨政領導干部未經批準不得發起成立行業組織。
七、 組織實施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動行業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指導,建立部際會商工作機制,對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細化責任分工,明確時間進展,狠抓任務落實。宣傳部門、民政部門牽頭協調,民政部門加大登記審查、監督檢查、執法查處力度,宣傳、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網信等部門加強政策和業務指導并履行相關行業監管責任,發展改革、財政、稅務、外事、公安等部門按職能分工做好監管和服務工作,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黨委組織部門、黨建工作機構要加強對行業組織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管理和指導,脫鉤的行業組織黨組織按照中央有關工作部署歸口管理,未脫鉤的行業組織的黨建工作由業務主管單位加強領導。
集中開展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專項治理活動。中央網信辦、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要對全國性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文化領域行業組織進行摸底自查,對不具有全國性和行業代表性的以及長期不開展活動的“僵尸”組織,進行整合、調整,該更名的更名,該注銷的注銷,民政部等部門配合做好有關工作。其他中央和國家機關、群團組織也要對其主辦、主管、聯系、掛靠的文化領域行業組織進行自查自糾,對長期疏于管理的予以整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專項治理。治理工作完成后,將合規的文化領域行業組織信息在統一平臺上公布列示。
嚴格工作紀律和要求,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行業管理規定,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報告,重大改革舉措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和程序報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行業 組織 文化 文化領域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