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絹人:比“芭比”美十倍的國產嬌娃
每個國家幾乎都有代表性的娃娃,美國的芭比、俄羅斯的套娃,最美的中國娃娃是什么呢?到過潘家園、逛過非遺攤的人可能會告訴你答案:北京絹人。這些娃娃身著精美刺繡的古代服飾、頭頂精致的傳統發髻、佩戴樣式各異的頭飾、畫著淡雅細膩的妝容,一顰一笑生動傳神……從歷代仕女到紅樓夢十二金釵、穆桂英掛帥到古代四大美女,傳統的北京絹人娃娃驚艷了大眾。
最中國范兒的北京娃娃
北京絹人是以絹塑形、流傳在我國民間的手工技藝,至今已有1000多年可考的歷史。北京絹人取材于傳統民間故事中的歷代仕女、戲劇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題材,經過雕塑、彩繪、服裝、道具和頭飾等十幾道工序的精細手工制作,是栩栩如生的立體人型。因為人偶的頭臉、雙手都用蠶絲制作,身體、服裝都選用上等絲綢、紗絹做成,因此得名“絹人”。絹人雖然外觀精美,但是制作工藝極為復雜,技法高難,要求收口縫制不見縫頭、裝飾物需使用“捻絲編花”等工藝。由于絹人的妝容服飾全由筆墨手繪,在民間素有“立體丹青”之稱。
從鐵飯碗到泥飯碗的“絹人滑”
在京城,滑樹林是北京絹人有名的代表性傳承人,人稱“絹人滑”,他曾多次帶著精美的絹人參加北京文博會和潘家園市場的非遺手工藝品展覽,他的作品也深受大眾的喜愛。
滑樹林師從第一代絹塑工藝大師葛敬安,上世紀80年代,他曾擔任北京絹制工藝品廠廠長,由此開啟了與絹人的不解之緣。他頭腦靈活,喜歡創新,在面臨工廠巨大虧損面前,通過擴大品種、提升質量、開展設計比賽、舉辦絹人作品展等打開了傳承絹人之路。在絹人前景仍不被看好時,他一心為了做好絹人藝術,甚至放棄了廠長職務,丟掉鐵飯碗捧起泥飯碗,走上了獨立開辦北京絹人廠之路,進行了絹人研究與制作。
北京絹人在滑樹林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開始被更多人知曉,并快速發展。近年來,滑樹林也相繼出版了《北京絹花》、《北京絹人》等書籍。2009年,北京絹人入選第三批北京市級非遺名錄。滑樹林也被評選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其絹人代表作《大唐風韻》、《牡丹亭》、《紅樓夢》等也在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等地展出。
多種非遺技藝絕妙搭配
《詩經·衛風·碩人》曾有對中國古典美人的描述:“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滑樹林曾費盡苦心開發制作戲劇主題絹人,三國美女小喬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京劇旦角最傳神的正在于“美目盼兮”的攝人心魂之力,為體現出絹人婀娜身姿及瞬間神態釋放,觀眾最好平視絹人,這樣滑樹林破天荒地嘗試創作80厘米高度的大型絹人。絹人小喬巧妙將絹人制作、京劇盔頭、戲裝的非遺藝術融合在一起,就連盔頭上的蝴蝶一步三搖都體現出微微一動每層顫動的戲劇化效果,惟妙惟肖、逼真動人。在此之后,滑樹林又陸續創作出了《穆桂英》、《楊貴妃》等大型戲劇題材精品絹人。
“假絹人”攪局令傳承者焦心
由于制作絹人所用原料成本很高,且不易保存,再加上絹人并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因此收藏者并不多。一直以來,絹人的市場較小,收益也不高。相對于絹人傳承需要大力培育推廣而言,近年來“假絹人”的惡性競爭更讓滑樹林焦心。一些市場上的絹人仿制品,服飾則選用廉價的尼龍等布料,臉部、手部采用石膏、塑膠等材料,每件的成本單價只有二三十元,給正宗的絹人帶來極大沖擊。
北京絹人制作十分花費精力,每一道工序講求盡善盡美,工藝精湛,以金屬絲為骨架,棉花、紗絹為肌膚,真絲為發,綢帛為衣,用彩繪描畫五官。要體現出線條優美、似歌似舞、韻味無窮,就要把握住時代背景、人物個性、五官氣質、體態線條、服飾色澤、整體結構等要素,耗費工藝大師們大量的心血,其藝術價值是粗制濫造仿制品難以望其項背的。面對市場的攪局者,滑樹林還是堅定信心,走好精品創新與傳承之路,讓更多人真正熱愛和收藏絹人藝術。(丁茜)
編輯:楊嵐
關鍵詞:絹人 國產嬌娃 比“芭比”美十倍的國產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