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又到"五四"青年節 看6位青年人如何應對來自家庭"挑戰"

2017年05月04日 11:16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 李微楠 華東師范大學 研究生

對抗融洽七年間

本科加讀研,我在上海已有7個年頭。父母在老家云南省玉溪市,經營著一家由爺爺傳下來的店鋪。7年間,時常與父母“煲電話粥”,講述我在這個城市的瑣碎。

然而一直到上大學之前,我與父母的關系卻是不咸不淡。反倒是來到上海后,我們才有了更多的交流。

1996年以前,父母在一所回民學校教書,后又去了離家五六個小時車程的元江創業,忙碌的他們無暇顧及我。6歲開始,爺爺奶奶照料我,與父母一兩周才見一次面。用“半個留守兒童”形容我再恰當不過。

本就與父母不太親近,又因淘氣得很曾挨過打。到高中時,發展成至少一月一吵,當時的我還故意躲著父母,盡量不在他們的眼皮底子下出現。回想起這些,更覺今天的融洽可貴。

大一下學期,我迎來了初戀,維持了一年便和平分手。父母略知一二,卻沒有多加詢問。6年后的現在,他們沒了當初的沉著淡定。

“有合適的人就別錯過,可以談起來”一類的話,在寒假家庭茶話會和“電話粥”里時不時被提起。母親甚至直言嫉妒她的同學、親戚有了孫輩。所幸,他們的語氣很是溫和,還沒到“逼婚”的程度,不曾帶給我多大的壓力。

人們常說“七年之癢”,在上海的第七年,我最終決定棄上海而歸。上學期末,我更報名參加了“美麗中國”公益組織,決定畢業后花兩年時間在云南的深山里教書。

我思量了很久該如何告知父母將要去支教兩年這件事,在設想了不下百條他們可能反對的理由和我的解釋后,終于撥通電話。出乎我意料的是,父親只是淡淡地回復了一句:“那你報吧,去鍛煉一下。”除此之外再無他言,我準備好的一整套說辭竟然沒有派上半分用場。

碰上這樣開明的他們,我是幸運的。

5月初的上海有了盛夏的味道,窗外吹來熱熱的風。再過幾周,母親就要來上海,我已計劃好帶她去蘇州、南京逛逛。(張 荔整理)

█ 陳 鐸 寧夏銀川 私營企業主

觀念差異阻溝通

我是1991年生人,很多人愛講我們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26歲也不算小了,眼瞅著要奔三了,煩惱怎么會沒有?

雖然不喜歡被貼上標簽,但是“90后”確實與眾不同,跟“80后”完全不一樣。

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思考方式。我已經結婚生子,但在父母眼里,我遠遠沒有長大,更別說能擔負起一個合格父親的責任。在他們看來,孩子的衣食起居所需的東西都應該由我們親力親為,就像他們當年那樣。但現在是分工細化的時代,我們可以花錢請好的保姆,她們在照顧孩子方面要比我們專業得多。所以,我們經常因為意見不同而起爭執。

再比如掙錢。我是做建筑工程的,資金周轉頻繁,經常有挪了上家補下家的情況。借錢做生意,在我看來是常態。多少大老板都是借錢起家、借錢擴充、借錢發展的嘛。但在父母甚至是“80后”的姐姐姐夫看來,這種做法無異飲鴆止渴,一旦沒有人借錢了,資金鏈斷了,就完了。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在這個年代能借到錢也是本事,靠著自己米缸里的那點兒“米”,一輩子也做不成大事業。

經常跟同齡的朋友們溝通,大家的煩惱大同小異。我排了個序,跟家人觀念上的差異是最大的煩惱。比如談婚論嫁,傳統觀念當然認為到了我們這個年齡,談對象、娶妻生子都應該提上日程,但是我們“90后”于私人生活品質特別看重,找不到合適的絕不將就。所以很多朋友過年寧愿不回家,也不愿意由著父母和親戚在這方面干涉自己的選擇。

最近我看網上有人評價“90后”的特點,包括早熟、隨著興趣走、追求平等、腐萌賤壞怪等。其實我們不愿意貼上這些固化的標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追求,我們這一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備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思想和能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以理解的目光來看待我們“90后”。 (記者 朱 磊整理)

編輯:梁霄

關鍵詞:青年人 家庭 挑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