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原標題:小品中騙子說河南話 西安律師起訴:地域歧視)
小品《取錢》中騙子說的是河南話,西安河南籍律師以“地域歧視”、“侵犯河南人名譽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騙子說河南話,河南網友感覺“躺槍”
2017年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小品《取錢》中騙子打電話時說的是河南話,引起網友熱議。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師以“地域歧視”和“侵犯河南人名譽權”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北京電視臺和該小品編劇及演員,向所有河南人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每人一元。
這個由郭冬臨、孫桂田、吳江等人所表演的小品講述的故事是:郭冬臨出門幫媳婦買絲襪,在銀行門口ATM機附近遇到孫桂田扮演的大媽。大媽遇到電話詐騙,郭冬臨識破后為防大媽上當受騙,百般勸阻不要打錢,而大媽偏偏把好心人當壞人。兩人互懟起來,爆笑臺詞、搞笑行為接連上演。引起網友熱議的,是大媽電話響起后,電話那頭的騙子操著一口河南腔。
據新浪娛樂報道,電話中騙子一口河南腔引得河南網友鳴不平。網友表示,“騙子的口音為什么是我們河南口音,我們好委屈。”“全程用的都是普通話,就騙子的聲音不一樣,很讓人不舒服。”
小品編劇魏新為此在微博發文道歉:“作為這個小品的編劇,我向各位網友道歉,小品中的騙子說河南話和郭冬臨老師無關,是我用家鄉話配的音,我是山東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別的方言也不會說,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誤會,實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希望通過訴訟喚起對各種歧視的注意”
提起訴訟的是陜西吉爾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華山,今年39歲,祖籍河南孟津,住西安市碑林區,工作單位在雁塔區。
7日上午10時許,張華山到雁塔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提交這份起訴書。法院工作人員認為其戶籍地在碑林區,未予受理。隨后,張華山以郵政特快專遞形式將該起訴書寄往碑林區法院立案庭。
這份起訴書所列的被告除了北京電視臺,其他三名被告分別為小品編劇魏新和演員郭冬臨、孫桂田。訴訟請求有三個:請求判令被告在北京衛視向所有河南人公開賠禮道歉連續一周;請求判令被告向所有河南人每人賠償精神損害賠償1元;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張華山認為,被告作品顯然影射河南人是騙子的代名詞,而小品的表演者也在觀眾笑聲中,中傷了河南人。他說,河南人不斷被妖魔化,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下流傳。這種赤裸裸的地域歧視,讓人不禁想問:河南人到底招誰惹誰了?小品《取錢》雖然是文藝作品,內容虛構、人物虛構,但虛構的騙子偏偏操河南口音,顯然會誤導社會大眾將河南人普遍視為騙子,貶低河南人的整體形象,加劇社會已經存在的地域歧視。
“身為河南人,我經常遇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被人拿來調侃,甚至被明顯歧視的情況。之所以要提起訴訟,也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來喚起公眾對各種有意、無意歧視的注意,讓社會更加團結、和諧。不論是平時生活還是文學作品,都應自覺摒棄這種有意無意的歧視。”張華山說,作為文藝作品,應該有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應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媚俗,更不能把一部分人的快樂建立在對另一部分人貶低的基礎上。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