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人民日報:深度融合構筑媒體新版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體結合自身實際,發揮各自優勢,轉移陣地,重開戰場。
目前,人民日報客戶端用戶自主下載量達到1.54億,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在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三大平臺上的粉絲總數突破8900萬,微信訂閱量超過840萬,海外社交平臺賬號粉絲量及關注訂閱數3370余萬。報社各編輯部門、社屬媒體也開疆拓土,打造了一批植入黨報基因、獨具風格特色的新媒體平臺,如海外版的“學習小組”“俠客島”,在新媒體領域形成很強的品牌優勢和“吸粉”效應。新華社客戶端累計下載量達到1.8億,各微博賬號粉絲總量4467萬,微信訂閱量61萬,海外社交平臺賬號粉絲及訂閱量突破2200萬。中央電視臺“央視影音”客戶端下載量5.5億,“央視新聞”客戶端下載量4195萬、微博粉絲量4700萬、微信公眾號訂閱量680萬,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粉絲及關注數5335萬……各媒體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快在新媒體領域布局,一張新型主流媒體的新版圖日漸清晰。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免除對有關國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針對網上部分人的疑問,人民日報客戶端第一時間推出原創報道《中國不是窮大方》,用事實和數據有力回應質疑,引發巨大反響,引導了網絡輿論。
2016年,新華社推出說唱動漫《四個全面》,海內外2000多家網站和新媒體平臺轉載,累計觀看量1.1億人次;制作慶祝建黨95周年微電影《紅色氣質》,被3000多家網站和客戶端轉載,網上瀏覽量突破2億人次。
求是雜志推出原創動漫視頻《“十三五”規劃出爐記》,轉載閱讀量245萬次。
光明日報推出《政協新聞發布會VR實況》,1小時內瀏覽量即突破12萬次。
經濟日報利用數據資源集中展示中國制造和工程成就,其中《讓老外震驚的9項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半月內即被近萬個微信公眾號轉載,覆蓋用戶2000萬以上。
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期間,中央電視臺推出微視頻《央視紀錄: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天》,首次將電視端未播出的時政畫面精準投放到移動端,被全網首頁、首屏24小時推送,同樣實現了“現象級”傳播,全網視頻播放量逾1.2億次……
無論是報、社、臺,還是網、端、微,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各媒體設置議題能力和話語把控能力明顯增強,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不斷創新,新媒體、融媒體產品成為網絡報道的主力軍,在網絡輿論場上發揮了定盤星和導航儀作用。
從“相加”階段到“相融”階段
——再造采編發流程,尋求體制機制突破
從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要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關鍵是體制機制的突破,重點是觀念理念的轉變,核心是人的融合。
“我們將通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努力實現‘三個轉變’。”新華社社長蔡名照說。“三個轉變”,就是從主要滿足傳統媒體需求向同時滿足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需求轉變,從單純、單向稿件提供向互動、交互發布模式轉變,從單純提供稿件向提供綜合服務轉變。為此,新華社對全媒體報道平臺進一步升級、擴容,將全媒生產加工機制向主要編輯部、技術部門、國內外分社拓展,初步形成了從“相加”到“相融”的新的采編架構。
從2015年兩會報道開始,人民日報就開始試行“中央廚房”工作機制,打通全社采編資源,建立記者與報紙、網站、“兩微一端”之間的對接樞紐,及時傳遞需求信息,及時發布定制產品。在近兩年的重大戰役性報道中,“中央廚房”已啟動運行20次,“‘兩微一端’的快,網絡的全,報紙的深”得到初步顯現。
在此基礎上,人民日報按照跨部門搭配、興趣化組合、項目制施工的原則,成立了14個融媒體工作室,來自17個部門的70多名編輯記者參與其中,媒體技術公司40多人提供技術支撐,“麻辣財經”“半畝方塘”“一本政經”等工作室迅速走紅,受到業內一致好評。通過內部資源重組,激活了存量,做出了增量,提供了全媒體優質產能、優秀產品。
體制出活力,機制增動力。再造采編發流程,是深度融合需要跨越的“關鍵點”,也是構建新型媒體必須跨越的關口。隨著全媒體新聞大廳的啟用,人民日報將進一步完善“中央廚房”運行機制:設立總編調度中心,建立采編聯動平臺,構建適應融媒體生產的策采編發網絡,再造策采編發流程;改革采編部門設置,實行編采分開,各專業采訪部門不再承擔報紙版面編輯任務,周刊、專版也全部交由總編室負責;對報、網、端、微采訪力量實行統籌管理、打通使用;強化績效考核,實行優稿優酬,根據新聞傳播力排名進行獎勵。
解放日報社在上海傳統主流媒體中先行一步,在采編組織架構、流程上進行了3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改革,將全部采訪力量轉入新媒體產品“上海觀察”,同時向解放日報供稿,在考核制度上突出“優勞優得”導向,激活生產力,激發創造力。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從體制機制改革入手,積極推進浙江日報、浙江在線和浙江新聞客戶端的深度融合,以“大編輯中心+垂直采編部門”模式,打造一支具備全媒體采編傳播技能的“新軍”,原創能力大幅提升。
夯實基礎支撐,追蹤最新業態。經濟日報社建設了以“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為主體的系列技術平臺,逐步擺脫了新媒體陣地完全依賴第三方平臺的局面。按照“精準傳播、細分服務”的理念,研發建設了“趨勢”客戶端、“中經廣角”視覺平臺等系列產品,大大提升了新聞報道網上傳播效果。
中央電視臺將加快建設“融合云”制作系統,支持面向電視和新媒體一體化制作和分發,打造統一的移動資訊發布平臺,推動整合全臺“兩微一端”,統一出口、統一品牌。同時還將建設央視融媒體云平臺,提供“采、編、播、存、用”全流程、一站式的新媒體服務和解決方案。
湖北廣播電視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以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云”新媒體平臺為基礎,建設了覆蓋全省、互聯互通的移動政務新媒體平臺,跳出媒體內融合的“小圈子”,著眼本省各級媒體的大融合,全力打造區域性、生態級、智能化的媒體融合平臺。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新華社把著力點放在供稿線路改革上,完善“衛星供稿”加“互聯網供稿”模式,形成融媒體發稿線路,用全媒產品覆蓋全網終端。同時,加強全媒體隊伍建設,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全媒記者、編輯,今年實現通訊社業務新媒體專職人才和崗位占比達到20%以上。
光明日報社嘗試組建系列融媒體項目工作室,打破以部門和版面為核心的工作機制,堅持一體策劃、策劃先行,建立常態化融媒體策劃機制。鼓勵編輯記者自由組合“內部創業”,推動全社編輯記者主動參與媒體融合發展。此外,借用外腦,做強智庫,促進智力資源的高度整合和深度融合……
改革永無止境,創新永不停息。融合發展是一場惠及長遠的深刻變革,更是一次始于足下的艱苦創業。推動媒體深度融合,讓主陣地更牢固、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這是我們這一代媒體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2年多時間,雖然開局大捷,但媒體深度融合前路更長,也更艱苦。沒有現成經驗照搬,沒有成熟模式復制,但我們堅信,在奮進者眼中,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秉持無堅不摧的意志,保持征服攀登的激情,堅持久久為功的定力,我們就一定能不負中央期待,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推動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為黨的新聞宣傳事業作出新的貢獻。(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人民日報 深度融合 媒體新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