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2017年中國外交將有哪些看點值得關注?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題:2017年中國外交將有哪些看點值得關注?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楊依軍、王卓倫
時間跨入2017年。在世界范圍內,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旋律。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2017年的中國外交將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看點一:主場外交將有哪些重大活動?
2017年,中國將有兩項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雖然首次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尚未公布具體安排,但外交部長王毅已明確表示:這將是2017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有關人士認為,這預示著高峰論壇的規格之高、規模之大。
2013年秋天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主動為世界提供的一項推動共同繁榮發展的公共產品。除獲得各方廣泛參與和支持外,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創新性金融機構成立并運行,一大批“早期收獲”項目順利實施。
“‘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高峰論壇將是中國對“一帶一路”建設進行階段性總結、評估、規劃的合適時機,也是同有關方深化互信合作、推動更多項目落地的有利平臺。
此外,將于9月在廈門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也值得關注。過去10年,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超過50%。但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金磚國家經濟增長也面臨一些嚴峻挑戰。
外交學院教授高飛說,中國主辦這次會晤,著眼于在復雜環境中提振金磚國家信心,尋求共同應對之道,使金磚國家繼續當好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
看點二:中美關系將走向何方?
當今世界,恐怕沒有哪一對雙邊關系像中美關系這樣牽動國際社會的神經。2017年,對于中美關系而言,也將是一個關鍵之年。
隨著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將結束奧巴馬執政時期,開啟特朗普政府元年。專家認為,這一年的中美關系將“不確定”與“確定”并存。
阮宗澤認為,當前,中美關系面臨的最大變量是特朗普采取什么樣的對華政策。“短期內出現波動的概率,大于平穩過渡的概率。”
不過,阮宗澤同時也認為,中美關系不會出現全面對抗和沖突。這是因為中美關系的“不確定”中也有“確定”一面。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說,中美在經濟上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同時,日益頻繁的旅游、留學等民間交流,也為中美友好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礎。一系列全球性挑戰更加需要中美合作發揮引領作用。
“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王輝耀說,“如果把握和應對得好,就能化挑戰為機遇。”
特朗普當選后,中方明確表示,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特朗普必須實現從商人到領袖的轉變、從“政治素人”到執政者的轉變。也就是說,美國新政府應當充分認識到,中美合作會給美國帶來重大利益,從而采取穩健成熟的對華政策。
看點三:全球治理中的中國方案將如何升級?
“全球治理”仍將是2017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關鍵詞。
日前,在談到2017年中國繼續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時,王毅提到了世界經濟論壇、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平臺。專家認為,與此相關的幾個重要會議尤其值得關注。
2016年9月,中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針對制約世界經濟增長的根源性問題開出“中國藥方”,首次全面闡釋了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2017年7月,G20峰會將在德國漢堡舉行,創新、結構性改革、世界經濟穩定與增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等都將是德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的議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德方確定的議題同杭州峰會議題具有較好的連貫性。中方作為“三駕馬車”成員,將繼續抓好杭州峰會成果的落實,同德方加強協作,確保中方關心的議程繼續得到推進。同時,也要注意英國“脫歐”、德國法國意大利大選等歐洲政治日程對漢堡峰會的影響。
此外,針對“逆全球化”、保護主義抬頭與區域合作碎片化等問題,中方在2016年11月的亞太經合組織利馬會議等場合作出了明確表態。陳鳳英預計,2017年,中方將通過各種多邊平臺,進一步闡述中方觀點、提出中國方案,發出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強音。
已有70多年歷史的聯合國,在新年第一天迎來新任秘書長--葡萄牙人古特雷斯。中方表示,在參與全球治理的進程中,中方將繼續發揮好聯合國主渠道作用,用好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鞏固聯合國在世界和平與安全事務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既是主動承擔國際責任,也是發展到現階段維護自身利益的必然選擇。”阮宗澤說,中國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持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看點四:中國周邊局勢將如何演變?
2017年,中國外交將繼續關注周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為國內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其間,最令人關注的仍是南海和東北亞問題。
“在南海問題上,小的摩擦還可能會有。畢竟爭議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解決的,但難有大的風浪。”高飛說,過去一年的形勢變化,特別是中菲關系轉圜等,讓越來越多的域內外國家認識到,只有和平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高飛說,中國堅持以“親誠惠容”的理念處理周邊外交事務,有關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也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認同--爭議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南海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
東北亞方向,朝鮮半島局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各方圍繞朝核問題的博弈預計將繼續。韓國國內政治形勢不穩,也給地區局勢帶來變數。
王毅日前介紹了中國在朝鮮半島有關問題上的立場: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不動搖,推動對話談判解決的努力不放棄,反對在半島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決心不改變,堅決維護家門口的和平安寧。
高飛說,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堅定的。有關各方對此都應有全面準確的認知,采取實際行動為地區局勢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看點五:十九大將如何布局中國外交?
2017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學者表示,黨的十九大將對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成績和經驗作出總結,進一步豐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并對未來一個時期的中國外交作出部署。
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以深化亞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為核心的合作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合作共贏的國際秩序觀,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正確義利觀……日前,王毅談到了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一系列創新理論成果。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中國人歷來主張“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顧問崔立如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提出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理念和政策主張,已成為中國外交的旗幟。
“中國外交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高飛說,這幾年,中國外交在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堅持推動合作共贏的同時,更加注重主動謀劃、積極作為。在國際局勢大變革大調整中,中國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必將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開拓進取。”阮宗澤說,“未來,中國外交會繼續沿著這條軌道前行。”
編輯:曾珂
關鍵詞:2017 中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