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全國政協“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調研綜述
調研手記
我有“三問”
全國政協委員 岳澤慧
9月下旬,東北的氣溫已經低到讓人有種猝不及防的涼意。此時,我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跨越2400多公里,來到福建進行調研。飛機落地時,氣溫逼得人只能又換上夏裝。這讓我再一次感受到我國疆域之廣袤,交通之快捷。
這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很多顯而易見的發展成果,飛機、高鐵、公路的連接式發展讓地面交通進入到前所未有的網絡階段,各地的物產得以自由流通。如今在東北,食材較之以往有了極大的豐富,東海的海鮮,北京的烤鴨,新疆的葡萄,海南的椰子,都能夠擺上了普通東北人家的餐桌。老百姓吃得講究了,也更注意健康了。
而我此次到福建的目的,也是跟吃進嘴里的東西有關。
此行,是隨陳曉光副主席帶隊的全國政協調研組,對“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進行專題調研。
從福建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到鄉鎮基層建管所,從全國政協委員創辦的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到為麥當勞、肯德基等大型快餐企業供應肉食的圣農集團,調研組考察了多家單位,召開了多場座談會,也與當地政府負責人、有關部門負責人、基層監管人員、餐飲協會人員、食品企業代表和商戶代表等進行了面對面的情況交流和問題反映。
并不是第一次參加政協的專題調研,但一路上緊鑼密鼓、馬不停蹄的節奏,還是讓我對政協工作的高效率和盡可能為委員們創造更多調研機會的良苦用心有了更多認同和體驗。
我來自基層,這一次能夠有機會參與調研,我猜想,是“看中”了我曾經在盤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任職的經歷吧。幾天調研下來,我也有了一種感受:東北和福建的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雖然差異很大,但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發展境況和面臨的問題卻是大同小異。
據了解,福建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也都是極為重視,省市縣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員會,不僅加強了日常監督與重點整治相結合,也在健全制度和加快建立社會共治體系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然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總是與問題相生相伴。一位基層所所長用了兩個詞形容他的工作,一個是“滿”,一個是“怕”。工作滿負荷,風險又很大,怎能不怕?
我很能理解他。剖析他的這種感受,有必要說明一下福建監管機構的情況。
我在座談時了解到,福建95個縣級機構,僅有13個縣級單位獨立設置了食品藥品監管局或直屬分局,其余的八成以上都實施了“三合一”改革,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
在縣一級,合并后的基層工作人員80%來自工商所,一個基層所雖然在人員編制上有兩位數之多,然而除去一些行政崗位,真正在一線從事監管工作的人員只能達到個位數,加上人員老齡化,專業知識缺乏,任務重壓力大,有的基層所要分管三個鄉鎮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哪里忙得過來?
縣級的“三局合一”后,對著市一級工商、質檢和食藥監“三個婆婆”,每個“婆婆”要求也不一致,這“媳婦”得要落實具體工作,該怎么辦?
還有,一個新的基層所人員分別來自原來的工商、質檢和食藥監部門,服裝都不統一,出去執法的時候,服裝五花八門,在老百姓眼里何來權威?
此外,執法裝備差,缺少必要的執法車輛和執法設備,這些都是各地基層執法共有的“硬傷”。
看了聽了,我這個所謂的“局內人”也有一點不吐不快的想法:食品安全,問題在基層,解決要靠上層。如何有效率地發揮基層這些“嘴”和“腿”的監管力量呢?建議在不增加機構、不增加人員的要求下,對省以下的食品安全監管實行垂直管理,確保上下一致,有利于工作分配和專業執法隊伍的建設,有利于對基層的財政支持力度的精準到位。
9月29日,離開福建時,臺風停止了肆虐,天已經放晴。此次調研的任務基本完成,這讓我松了一口氣。但我知道,我曾經的同行們卻未必會有松一口氣的機會,在人人都關注的食品安全領域內,仍然有許多工作等待他們去探索去完成。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