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日遺化武最大埋藏點:地圖上找不到 進入穿防毒服

2016年09月29日 10:01 | 來源:中國軍網
分享到: 

記者觀看彈坑內專業人員作業。周燈華 攝

第三站,“1號坑”

經過“氣密室”重重檢查和臨時培訓后,記者推開了最后一道沉重的鐵門,終于來到此行的目的地:“1號坑”。

鐵門的沉重,在于它區分了作業現場與外部世界。“1號坑”給人的感受,卻比每道鐵門都要沉重千斤——

在現場,記者看到,作業人員穿著厚厚的防毒服,彼此之間溝通很少卻依舊默契自然。在他們腳下,已經有十余枚銹跡斑斑的彈體或多或少裸露出來。

此時,同行的伙伴再沒有與記者進行任何語言交流。是怕吵醒沉睡了70多年的枚枚化學彈?還是這一幕已勝過千言萬語?

作業人員從彈坑中拿起一枚銹跡斑斑的毒彈。周燈華 攝

當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默默地將一枚遺棄化學彈從彈坑中挖出,小心翼翼捧起時,時間仿佛凝固,空間中只有人、彈和泥土。這顆化學彈大約有10公斤重,斑駁的彈身上還沾帶著少許泥土。隔著厚厚的防毒手套,完全感受不到彈體的溫度,更難揣測長埋地下半個多世紀的它是否已褪去血腥的味道。只有一份沉甸甸的重量捧在手中,壓在心頭。

這是來自85年前的歷史重量。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軍國主義就將這份沉重狠狠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柳條湖畔的一聲爆響之后,日本關東軍的兩枚重型炮彈率先敲開了沈陽重兵駐地北大營的大門。這座歷史古城不到7個小時就淪落敵手。戰爭帶來的暴利和不抵抗政策的“助推”,刺激著侵略者將戰火燒向更加廣袤的黑土地。一天之后,長春遂告陷落;一個月后,齊齊哈爾被敵占領;不到半年,哈爾濱也落入敵手。東北的全面淪陷,徹底翻開了中華民族局部抗戰的篇章。

這是來自79年前的歷史重量。據日軍高官今井武夫的回憶錄記載,在“七七”事變爆發之前,東京的市里坊間就一直流傳著“七夕的晚上,華北將重演柳條湖一樣的事件”的說法。仿佛是為了配合這股暗流,華北日軍不斷加大挑釁力度,不分晝夜進行演習。從白天到黑夜,由虛彈模擬發展到實彈射擊。1937年7月7日夜,激烈的槍炮聲再次響徹盧溝橋畔。只不過,這一次侵略者不再僅僅是將炮口瞄準宛平城,而是將炮彈真正對準了目標射出炮膛。一枚枚裹挾著狼子野心的炮彈飛越宛平城墻,呼嘯著向城內的兵營、崗哨甚至低矮的民房砸去。在炮彈爆炸聲中,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正式拉開序幕。

記者從彈坑中走出,脫去防毒服。周燈華 攝

歷史的重量終究無法體量。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承受了多少炮彈的涂炭,更是無法用具體數據去衡量。但靜臥在中國土地上的枚枚廢彈,無論是裝滿毒劑的毒彈,還是填充著火藥的炮彈,都在無聲地控訴著戰爭的血腥,都在沉痛地警示著歷史的悲劇。固然,奪走千千萬萬中國人生命的是武器;但歸根結底,還是那些荼毒人類文明、踐踏時代進步的軍國主義者。只有時刻警惕軍國主義的復活,才能避免新一輪戰爭悲劇的上演。

據工作人員介紹,日遺化武的挖掘工作是最危險的,因為炮彈銹蝕嚴重,狀態不明且極不穩定,有的發生毒劑泄露,意外爆炸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挖掘出的炮彈經鑒別后,將被送往專門的銷毀設施進行徹底銷毀,產生的廢棄物將進行無害化處理。中方將對銷毀排放的尾氣進行監測,對銷毀殘渣進行回收分析,對作業全程進行嚴格監督,以確保日遺化武銷毀工作不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和周邊生態環境安全造成危害。

記者手指方向為“日遺毒彈埋藏處”石碑。周燈華 攝

截至目前,已在我國18個省、市、自治區90多個地點發現有日遺化武,僅哈爾巴嶺埋藏有日遺化武約33萬枚,且我國各地仍不斷發現新的日遺化武,處理日遺化武工作十分復雜和艱巨,徹底銷毀日遺化武工作任重而道遠。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日遺化武 最大埋藏點 地圖上找不到 進入穿防毒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