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商業醫保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1.1萬億
在中產階層與富裕人群積極尋求公共醫保替代方案的驅動下,到2020年,中國商業醫療保險市場的規模將增長近四倍,從2015年的2410億元人民幣(367億美元)增至1.1萬億元人民幣(1670億美元)。
以上是8月24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與慕尼黑再保險(下稱“慕再”)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商業醫保風口來臨,險企須建設六大能力》中透露的信息。
報告認為,報銷型醫療保險預計將成為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與許多中國消費者目前所購買的重大疾病保險相比,此類保險產品的保費較高(尤其是高端產品),但靈活性也相對更強。重大疾病保險的投保人被診斷為事先約定的可涵蓋疾病時,將會獲得一筆一次性的補償款;報銷型醫療保險則能在投保人患病并需要多次就醫問診時,為其提供持續的醫護費用的報銷。
報告作者之一、BCG北京辦公室的合伙人羅英表示:“中國市場為報銷型商業醫保的發展創造了理想的條件。由于費用較高,此類產品尚未普及,但很多人都對之有強烈興趣。因此,我們預期相關領域內的新產品將在未來幾年里不斷涌現。”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調查揭示,險企正面臨寶貴的發展機遇:目前最有可能購買報銷型醫療保險的潛在客戶群為35至55歲、已婚已育,且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30333美元)的消費者。到2020年,中國各地的此類人群預計將突破4000萬;他們中最富裕的人群每年愿意支付30000至60000元人民幣(4550至9100美元)為一家三口購買報銷型商業醫保。
BCG大中華區主席黃培杰指出:“目前,報銷型商業醫保大多以團體保險的形式銷售,個人購買者為數甚少。由于市場規模不足,中國各地的專業報銷型保險商往往難以從中獲利,但局面很快就會迎來轉變。”
報告預期,報銷型商業醫保的盈利性將會不斷提升,部分歸功于支持商業醫保和私立醫療機構發展的利好政策,比如購買商業醫保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等。在需求增長與政策鼓勵的推動下,中國私立醫院總數已翻了兩番,從2005年的3200家增至目前的12500家。
慕再董事會成員及全球健康險負責人DorisHoepke預測:“險企若立即著手制訂適宜策略,將會獲得大量的發展機會。為了在報銷型醫療保險市場中占領寶貴的一席之地,險企須準確把握和理解他們的目標客戶及其需求,并為之打造度身定制的創新產品。企業還須實現高效的理賠和運營管理,在確保客戶滿意度的同時降低內部成本,構建富有吸引力而且方便的銷售渠道,以及擁有健全可靠的合作醫院與醫療保健服務商的網絡。”
報告同時強調,險企須建設六大能力,才能在中國報銷型商業醫保市場上展開角逐,一味擴大市場規模并不能幫助企業實現盈利。這六大能力建設包括高級客戶細分、差異化主張和產品設計、渠道開發和拓展、高效理賠和運營管理、構建醫院和醫療保健服務商網絡、健康管理。
報告預計,到2020年,報銷型醫療保險市場的規模將增至4000億元人民幣,在整體規模高達1.1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商業醫保市場中占據36%的比例。其余64%則為壽險企業主導的重大疾病保險;這一市場品類的增長速度相對較低。
報告作者之一、慕再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及健康險部總經理博偉強表示:“險企必須摸透不同客戶細分群的特征與喜好,包括他們愿為報銷型醫療保險支付的費用以及他們希望從中獲得的服務和裨益。”強大的數據基礎設施與分析能力是提供寶貴的市場洞察以及為客戶創造更高效、便捷的互動體驗的關鍵所在。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商業醫保 市場規模 2020年 1.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