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訓風正 演風實 作風好
——陸軍第1集團軍“賀龍團”官兵點贊部隊新風尚
新華社杭州8月11日電題:訓風正 演風實 作風好——陸軍第1集團軍“賀龍團”官兵點贊部隊新風尚
新華社記者王玉山、李大偉
浙東某海域,海水涌動,戰車轟鳴,陸軍第1集團軍某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賀龍團”海上訓練如火如荼。
作為中國陸軍近年來的一項常態化訓練,2016年的這次開年海訓,卻不同以往。
“作為兩棲機械化步兵的專業技術訓練,以前是先找一個水面溫和的水訓點‘熱身’,從內河練到湖泊,然后再拉到海邊訓練。直接面對海上復雜環境、貼近實戰訓練2個多月,這還是第一次。”“賀龍團”團長賈新軍說。
葉落知秋。這位團長的切身感受,正是中國軍隊改革強軍、闊步轉型的一道剪影。
訓風正——“當兵更來勁了”
“戰術訓練,以前喊一下、沖一下就過去了,現在是帶著敵情訓練;射擊訓練,有仰角,有俯角,不僅不知道出靶的時機和方位,也不是整百米了……”作為全師武裝5公里紀錄保持者,入伍6年的班長王剛現在又煥發出新的訓練熱情。
“如今,基層官兵最大的感受是部隊向實戰化、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賀龍團”政委周光輝說,實戰化訓練讓官兵“當兵更來勁了”。
從練為看到練為戰,這樣的變化在“賀龍團”俯拾皆是。
“過去練兵核心練的是人,現在是圍繞裝備;過去主要按綱施訓,現在在此基礎上按實戰施訓。”三連連長李子健說,“部隊從傳統步兵模式真正在向兩棲裝甲模式轉變。”
三營營長陳輝記得,去年野外駐訓7個多月,團里把庫存的彈藥全都打光了,消耗量創下全師之最。
軍事訓練更加貼近實戰,意味著風險因素愈加突出。訓練與安全,如何并行不悖?
對此,2016年3月,東部戰區陸軍下發《關于軍事訓練中發生責任事故認定暫行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對部隊訓練責任事故進一步進行責任區分和界定:強調對因為領導不得力和不嚴密造成的事故要追究責任,對沒有漏洞、不可預測的意外事故,不追究領導責任。
周光輝說:“科學施訓、杜絕蠻干、區分責任,對部隊大抓實戰化訓練起到了松綁解套的作用,也讓廣大基層指揮員吃了顆‘定心丸’。”
演風實——“實戰化訓練告別預演模式”
入伍23年、當團長6年,已記不清參加過多少次演習的賈新軍,念念不忘的卻是前年與去年的那兩場演習——
“前年,炮兵營剛剛接收新裝備不到兩個月就參加實戰演習。在沒有任何預演的前提下,他們面對雷暴天氣和陌生地形,做到了沒有一臺裝備拋錨失聯。”賈新軍說,去年的那場對抗演習是部隊打的最苦的一次,三天三夜,整整在陣地上連續打了7場戰斗……
實打實對抗,讓交戰雙方一度“不擇手段”:炮兵營代理營長施俊,帶著3名連長冒雨前往藍軍陣地前沿偵察目標,被藍軍發現后,為了不被抓獲,帶著器材跑了10公里才脫險。之后,他們利用偵察到的情報,5分鐘內將“敵”炮兵陣地摧毀……
實打實對抗,也不斷砥礪著官兵們對演習、對實戰的理解。
陳輝說,去年對抗演習完全是依托車載信息系統和通信工具全程指揮所有戰斗,沒遭到“敵人”一次破襲,幾分鐘撤出,幾分鐘開設,連續轉移——“這在過去很少見。”
然而,之所以念念不忘去年那場演習,對“賀龍團”官兵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輸了!——對于血性軍人而言,失敗,有時甚至比勝利更難忘!
“我們奪地規模都達到三分之二,就因為戰損達到了43%,所以判我們輸了。3個百分點,毫厘之間啊,可能一輛戰車不被打掉我們就贏了。”不甘服輸的賈新軍說,通過演習暴露出的一些弱項短板,也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在持續固強補弱中進一步夯實部隊訓練基礎。
作風好——“貼上能打仗的標簽”
部隊風清氣正,官兵團結和諧,始終是一支軍隊作風建設的不懈追求,也是部隊戰斗力建設的重要載體。讓戰士代表不定期點評機關作風,正是這個部隊大抓作風建設的舉措之一。
“團領導可以拍著胸脯講,在敏感問題上,比如干部提升、士官改選,絕不做任何一件違規違紀的事情。”周光輝說。
賈新軍說:“現在,各級精力都集中到四件事上,鑄魂、育人、練兵、備戰。我們要給部隊‘貼上能打仗的標簽’。”
上行下效、落地生根的軍營好作風,甚至影響了許多官兵“兵之初”的選擇。
連續三年負責新兵連工作的“賀龍團”炮兵連指導員黃壘銘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三年來,新兵下連時要求學技術的越來越少,申請去戰斗班的越來越多……當兵,就要當能打仗的兵,已成為許多新兵的自覺追求。
發揚長征精神,保持優良傳統,始終是這支走在陸軍轉型前列的紅軍部隊的強大精神動力。
體制在變,本色依舊。
而今,熱火朝天的營區里,一行行嶄新的“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一聲聲“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口號聲,氣勢如虹。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陸軍第1集團軍 賀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