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區長引咎辭職,能警示后來者嗎
問責就要真問。除了出于官員個人自覺的引咎辭職之外,責令辭職、免職,乃至行政處分的撤職、開除,都該成為問責“標配”。而且,不能再上演復出戲碼。
近日,海南??谑行阌^工作人員在拆除違建行動中毆打群眾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5月1日晚,中共??谑形瘜εc事件有關的相關干部啟動問責,秀英區區長、瓊華村拆違行動總指揮黃鴻儒引咎辭職,同時免去其秀英區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在新華社報道中,對聯防隊員的所作所為,用的是“粗暴執法”,過程則被描述為“毆打村民”。我上網找了一通,好不容易在某網站找到了打人視頻,被毆打的“村民”中竟有蹲在墻邊的婦女,其中還有一個不大的孩子!一群頭戴鋼盔、手握棍棒、身強體壯的男子漢,居然對婦孺下手,手起棍落、慘叫陣陣,“魔幻現實”讓人錯愕氣憤。這就是所謂的“粗暴執法”?這些聯防隊員的施暴行為早就偏離了執法路徑,而是對非目標人群濫施暴力、蓄意報復。其性質惡劣程度遠不止“粗暴執法”那么簡單。
“暴力執行者”有錯,“拆違組織者”更不該被放過。原因在于,在被執法對象激怒之后,一些聯防隊員的情感“失控”,開始對更弱者進行“報復”,這背后可能有現場的“應激反應”驅使;但作為組織者、指揮者,沒能預見、防范、及時中止惡劣事件發生,從而給當事人身心造成傷害、給當地政府形象抹黑,無疑應負主要責任。就此而言,區長“引咎辭職”,能有效警示后來者嗎?
“引咎辭職”制度從無到有、從無形到定制,見于相關規章之中。不久前修改的疫苗條例也增加了“引咎辭職”的規定。引咎辭職,旨在豐富干部問責手段、涵養官員道德感,無疑具有進步意義。然而,相關制度并未完全定型,執行過程隨意性較大,制度效用不確定。一方面,在制度上,何種情形屬于“咎”、“咎”到什么程度必須“辭”、“辭”到哪一層官員等等,相關規定不夠明確、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執行中,由于缺乏領導干部引咎辭職的后續管理,讓這些人的去留成為難題。現實往往如人所見,引咎辭職成了少數“有咎”領導干部的“避風港”,待到風平浪靜,這些干部便悄然復出,甚至得到提拔。相沿成習,不但與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官員引咎辭職之后必須退出公務員隊伍有差距,亦令此項制度功用大打折扣。
因此,一旦發生嚴重后果或影響惡劣的事件,問責就要真問。除了出于官員個人自覺的引咎辭職之外,責令辭職、免職,乃至行政處分的撤職、開除,都該成為問責“標配”。而且,不能再上演復出戲碼。這樣,干部問責、行政處分的“高壓線”才算真正“帶電”,也才能真正警示后來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趶姴?#32;??诓疬` 暴力執法 黃鴻儒 區長 辭職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