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去年糧價下跌豐產不增收 部分種糧大戶退租土地
無獨有偶。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三河鎮胡家村大戶胡福華現在一共種植了16畝地,種植小麥。去年有47畝地,后來到期后人家都收回了,再加上自己感覺不賺錢也不想租了。租金是1000塊錢一畝,根本賺不到錢。
事實上,由于糧食價格下跌,種糧收益下降,再加上去年種植時偏旱,不少種糧大戶減少了種植面積。記者從山東省農業部門獲悉,今年,山東省冬小麥播種面積5687萬畝,比2015年減少12.5萬畝,系8年來首次下降。
局部地區出現“退租”現象。“高密市已出現了調低土地租金,或者放棄租種的現象。”山東省高密市農業局負責人說,今年種糧大戶對種地收益信心明顯不足,用工越來越貴,租地成本仍較高,雖然機械化程度在加快,但很難消解高昂的成本。再加上因為旱情,去年10月播種期澆不上,不少農戶沒種上。
在安徽省采訪期間,記者也聽到“大戶難以為繼,支撐不下去退租”的情況。六安市一種糧大戶說,他的一個親戚流轉了500畝地,因“行情”不好,這幾年一共虧了10多萬元,然后開始“退租”,現在已經退完不干了。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孫吳縣沿江鄉哈屯現代玉米農機專業合作社去年種了5萬畝玉米,其中社員帶地入社3萬畝,流轉了2萬畝。合作社理事長王躍龍告訴記者,按照去年的價格,帶地入社的玉米每畝仍有效益約330元,但流轉的土地每畝賠130多元。對于流轉的2萬畝地,王躍龍說,合同已到期,現在還不知道玉米價格降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掙錢心里沒底,今年就不流轉了。
“要給群眾付流轉費用,我現在已經開始借錢了。”陜西省一位種糧大戶說,因為合同期限的原因,自己暫時沒有退租打算,但今年肯定不會再擴大規模了。“有好收成卻沒個好價格。這么好的玉米,這么低的價格,我真是賣不下去!如果僅僅是這一季的糧價低,我還能挺挺,如果再沒有起色,真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談及去年以來種糧者面臨的嚴峻形勢,王翠芬、黃明貴等人認為,糧食價格不斷下降,種植成本居高不下,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一旦包地的農民減少,土地流轉比例會有所降低,這不利于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會對國家糧食安全埋下隱患。”
應多方保護種糧積極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認為,這幾年種糧大戶補貼力度不斷變化,不利于培育穩定的種糧大戶隊伍。應該確定一個穩定的保護、補貼措施,并繼續提高扶持力度,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平穩、積極地經營農業,夯實國民經濟運行根基。
春耕生產事關全年。為破解“豐產卻不增收”的困境,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基層建議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王翠芬說,自己租種的地有一些田間道路仍然較差,進不去大型機械,大大影響了農業生產經營,也增加了用工成本。“但是自己很難有能力去做修路、架電等基礎設施工作。”
高密市農業局副局長孫建波表示,跟往年相比,用工越來越貴,雖然機械化越來越高,但也難消解。“缺水、旱情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希望國家增加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多多改造發展旱能澆、澇能排的良田。也包括水、電、路的建設,減少農民特別是新型農業主體用工成本,繼續提升機械化水平。”
完善糧食價格增長或穩定機制。山東省委農工辦原副主任劉同理建議,推動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臨時收儲政策改革,發展目標價格保險、目標價格貸款等市場配套政策,有效利用國際市場,推動儲備調節從單純干預價格向供求關系的調節轉變。
陜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康說,據他了解,由于糧價不高,最近一些地方已經有農民從玉米改種經濟作物了。糧食作為特殊商品,涉及國家安全,應當充分保護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的積極性,發揮好糧食補貼的作用。
注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農業轉型有利時機,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王躍龍等期盼國家玉米具體相關政策、細則盡快落地,確保玉米價格變化能夠真正引導結構調整。同時希望變化后的玉米價格和大豆價格比價關系合理,真正建立“以市場為基礎、以價格為導向”的種植結構調整制度。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蔣和平建議,面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緊迫繁重的任務,各地需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工作狀態,主動深入農民家里調研指導,共同謀劃好“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等問題,回應農民關切,解決農民難題。如把國家玉米政策向農民講清楚,幫助農民從根深蒂固的“玉米依賴”中走出來,使其種植結構更加適應市場需求。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姜剛、張志龍、王建、陳晨采寫)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糧價下跌 豐產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