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敘利亞局勢處于失控臨界點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國際觀察:敘利亞局勢處于失控臨界點
新華社記者邵杰
敘利亞局勢目前處于可控與失控的臨界點。一方面,雖然有外部軍事力量的介入,但是總體戰事還處于可控范圍內,結束沖突、恢復穩定和實現和平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另一方面,如果相關國家和外部勢力貿然行事,那么這場國內沖突就可能演變為一場地區沖突甚至更大范圍的沖突,不排除局勢全面失控的可能性。
沖突的前兩個階段
敘利亞沖突是西亞北非政治動蕩的延續,但形式更加猛烈,損失更加慘重,進程也更加撲朔迷離。沖突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內部沖突階段”,沖突的一方是敘利亞合法政府巴沙爾政府,得到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支持;另一方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反政府武裝方面構成比較復雜,既有“伊斯蘭國”這樣的恐怖組織,也有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國支持的遜尼派武裝,還有既反對巴沙爾又與土耳其積怨很深的庫爾德人武裝。
在第一階段,敘利亞政府四面受敵,節節敗退,首都大馬士革一度岌岌可危。當時一些分析人士預測,巴沙爾可能會像突尼斯前總統本·阿里一樣流亡海外,或像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一樣淪為階下囚,或像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一樣被打死。但巴沙爾政權并沒有崩潰,戰事在去年9月發生“轉機”。
2015年9月,俄羅斯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和其他目標發動空襲,標志著敘利亞沖突進入第二階段,即“外部軍事介入階段”。俄羅斯成為這場沖突的直接參與方,但它只動用空軍而沒有出動地面作戰部隊,堅持“有限度介入”的姿態。此前一直在戰場上單打獨斗的敘政府軍,在得到俄羅斯軍隊的空中支援后如虎添翼。政府軍轉守為攻,不僅把反政府武裝趕出了大馬士革城區,而且基本恢復了對西部沿海人口稠密地區的控制,眼下正在西北部阿勒頗省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并已對該省首府阿勒頗形成合圍之勢。巴沙爾12日公開表態,將“解放”敘利亞全境。
在戰事的“第二階段”,敘利亞政府變被動為主動。戰局如果朝這一方向繼續發展,敘政府在這場沖突中勝出指日可待。但就在本月中旬,這一進程又生“枝節”。
危險的升級信號
沙特和土耳其本月11日和13日相繼宣布,打算向敘利亞派出地面部隊“以打擊極端組織”。土耳其軍隊13日開始對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武裝在敘北部的據點展開炮擊,以回應該武裝“在邊境地區的挑釁行為”。沙特國防部官員13日晚確認,沙特已向土南部空軍基地派遣戰機,以加大對“伊斯蘭國”的打擊力度。
雖然沙土兩國承諾,只有在獲得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的同意前提下才會向敘利亞派遣地面部隊,但是這已經觸動了各方神經。如果沙土兩國出兵,將有可能同已經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的俄羅斯擦槍走火、短兵相接,并迫使伊朗軍事介入,從而使敘利亞沖突升級到危險的第三階段,即“地區沖突階段”。
沖突一旦升級,由于沙特是美國的重要盟友,而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極有可能“跟進”介入,敘利亞沖突可能進一步上升到更加危險的第四階段,即“大國沖突階段”。
美國國務卿克里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敘現政權不能履行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外長會上的承諾,而俄羅斯和伊朗又未能促使敘現政權履行承諾,那么不排除對敘利亞開展地面行動的可能性。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則警告,敘利亞問題談判如果失敗并觸發地面行動,可能引發“長達數十年的”全球戰爭,“地面行動就是集合所有參戰者”。在接受歐洲新聞電視臺采訪時,梅德韋杰夫再次表示:“沒有人希望爆發新的戰爭,而地面行動就意味著全面持久戰。”
矛盾的交匯點
敘利亞局勢演變至今,已經成為各種矛盾的交匯點。在國內層面上,巴沙爾政權和反政府武裝已經處于“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狀態,國際社會的調停努力也遭到少數反政府武裝派別的斷然拒絕;在地區層面上,敘利亞沖突已經成為地區大國之間政治、宗教矛盾的爆發點,而且該地區一些國家正在利用敘利亞危機轉嫁國內矛盾、轉移外界對其國內問題的關注,并趁機渾水摸魚,擴大地區影響力;在國際層面上,敘利亞已經成為大國角逐的一個主戰場,如果敘利亞危機拖延下去,不僅俄羅斯一時難以脫身,而且歐洲國家也會受到牽制。
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恐怖勢力,正是利用中東地區政局動蕩和局部地區權力真空的機會發展壯大起來的,已經成為國際安全體系的一大毒瘤。如果敘利亞局勢失控,不僅敘利亞民眾將承受更大苦難,還將使恐怖勢力進一步坐大,威脅世界安全與和平。
早日結束敘利亞沖突,恢復中東地區的穩定與和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最大利益。和談是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唯一現實途徑,結果也最可持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會見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時表示,敘利亞沖突雙方應以人民利益為重,繼續進行談判。域外國家應以中東地區和平為重,為和談創造條件。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敘利亞 沖突 西亞 北非 地緣政治 恐怖組織 伊朗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