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3萬套保障房閑置道歉只是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甘肅天水正規校車因為“本身是不必要的”,無法通過教育部門的審批,而“黑校車”使用情況突出,該報道引起甘肅省及天水市高度重視。目前當地已決定,對已取得機動車牌照的制式校車,按照校車許可程序,依法依規進行審批。
從“不必要”到“依法依規進行審批”,這是一個進步。試問,如果這些正規校車真是“不必要”的,當地“黑校車”又怎會“使用突出”?恐怕,天水多輛正規校車“趴窩”的背后,更多是教育部門為規避安全風險和責任,不愿意審批使然。
其實,之前一些地方被曝校車“買得起,開不動”,也大多是因為教育部門不審批。中央正在推進簡政放權工作,教育部門不妨少一些“不必要”思維,結合地方實際,對符合要求的校車簡化審批程序。堅決取締“黑校車”,用心監管正規校車,孩子們的上下學安全才有寄托。
3萬套保障房閑置道歉只是第一步
22日,貴陽市政府就3萬余套保障房因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未及時投入使用的情況公開致歉,并承諾2016年6月30日前達到竣工驗收及分配入住條件。此外,貴陽市政府已對此前躲避媒體采訪的市住建局局長劉朱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
保障房工程是民生工程,把民生工程做成“夾生工程”,顯然需要相關部門和領導出面釋疑和反思。從這個意義來說,貴陽市政府的回應來得及時。不過也要追問,如果沒有媒體報道,這些保障房問題,是不是就會拖下去,遲遲得不到解決?對躲避采訪的局長僅僅批評教育,能起到警示效果嗎?
貴陽的保障房建設面臨諸多困難,可以理解。但要看到,相比工程建設上的困難,人的責任心建設,相關部門之間溝通協調的建設更重要。道歉只是第一步,認真改進工作才是重中之重。畢竟,我們再也不愿看到民眾反映問題被多個部門推諉,記者采訪遭遇躲避,或者,再出現“續集”。(林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3萬套 保障房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