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河北多名官員被指將子女送往內蒙古參加高考
6月7日南昌十中考點發生高考替考事件后,江西省、南昌市公安部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連夜開展偵查、追捕工作。截至目前,南昌地區高考替考涉案人員已抓獲9名。據其中一名人員彭某交代,此次替考事件主要組織者為趙某。據悉,48歲的趙某是山東人。
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加緊偵查案件。
抓獲9名涉案人員
7日,媒體曝光了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兩省的高考替考事件。江西省教育考試院關于此次高考替考事件調查進展情況的通報稱,6月7日上午11時左右,網上出現“南都記者臥底替考組織在南昌參加高考”的報道后,江西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南昌市教育考試院聯合警方立即展開調查核實。
南昌市教育考試院與警方采取行動,在語文考試結束前將媒體舉報的南昌十中考點的涉事考生李某某控制。經初步調查,李某某承認了替考行為。
據新華社報道,7日18時許,此次替考事件又一人員彭某在江西九江被警方控制。經警方初查,20歲的彭某是武漢某大學學生。彭某交代了參與替考的5名同伙,另外還交代了此次替考事件主要組織者趙某。據悉,48歲的趙某是山東人。
據中新網報道,涉嫌江西高考替考案另一疑犯趙某國(男,47歲,山東人)已被抓獲,目前該疑犯已移交江西南昌警方處理。
截至昨日22時,南昌地區高考替考涉案人員已抓獲9名。
教育部表態要嚴查
昨日,全國27個省份結束今年高考,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截至目前,從各省區市反饋的情況來看,今年高考總體平穩順利,各地考場秩序井然,沒有發生不穩定事件和大規模集體舞弊事件。
就媒體曝光的江西高考替考事件,續梅透露,有關部門正在認真進行深入調查,一經查實,將堅決依法嚴厲打擊,及時向社會做出公布。 續梅重申,凡是破壞考試秩序、組織作弊、替考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教育部將何時發現,何時查處,“而且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偽造信息如何錄入系統?
替考者相關信息是如何錄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系統的?這成為社會輿論質疑的焦點。
江西一地方長期分管高招的教育局副局長介紹說,高考采取網上報名,考生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考生是在校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一般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報名,學校又以班級為單位,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報名。這種以“母雞帶小雞”式的報名方式一般不會發生問題,但由于少數民辦學校在學籍管理和報考組織管理上不太嚴格,工作人員受利益驅使容易被替考組織利用。
第二類是社會考生報名方式。2001年高考報名條件進一步放寬,考生年齡、婚否不再設限。由于信息不全,即便是碩士、博士學位獲得者也可以通過報名程序獲取高考資格。對于社會考生的信息甄別難度很大。
第三類是外省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江西2015年普通高考網上報名公告顯示,符合規定的外省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階段具有一年以上學習經歷并取得學籍的,可到學籍地(或居住地)縣(區)招考辦申請報名。
接受采訪的教育考試部門人士說,按照規定,報名者需要現場采集圖像信息,報名信息需要縣級招辦審核通過才能進入省級考試院系統,“肯定是這里面的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據新華社
持假證件為何順利入考場?
根據南都報道,涉事考生李某某“身份證”的出生日期,與“身份證”號碼有出入,月份有誤。在報道中,記者還呼吁教育部門對替考考生“身份證”信息使用機器識別,堵塞肉眼識別的漏洞。
一名在涉事考點南昌十中參加高考的林同學對新京報記者稱,6月7日8點半,語文科目開考提前半小時進入考場,“進去時大家都很有序,也很安靜,一個類似過安檢的儀器掃了一下全身,旁邊一個老師看了下準考證和身份證。”林同學回憶稱,進入考場時并沒有看到身份證識別儀和考生指紋識別儀。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介紹,教育部曾就標準化考場建設出臺專門文件,但因為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文件也只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細化實施方案。 目前,包括河南在內的部分省市區,已在部分考場設有指紋檢測和虹膜檢測儀,考生入考場前,還需核對虹膜和指紋。 “二代身份證(檢測設備)像江西也是有的,但不是說每個考生都要通過那個檢查進考場。”續梅說,但有的地方在高考考生安檢方面,還是以人識別為主,輔以一定的技術手段,“隨著標準化考場工作推進,技術手段也會推進。”
前日,江西方面連夜研究部署應對措施。嚴格“三對照”檢查(即對考生、身份證、準考證進行核對檢查),嚴格加大身份證識別力度,對所有考生進行身份識別。 新京報記者 程媛媛 許路陽
■ 相關新聞
河北籍一學生內蒙古參加高考被指“移民”
舉報稱河北官員將子女送往內蒙古參加高考;內蒙古赤峰市教育部門稱初步認定其符合報考條件
新京報訊 (記者張婷)昨日,媒體曝光河北多名官員將子女送往內蒙古參加高考,多名考生被取消報考資格。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報道中提到的河北承德籍劉姓考生,昨日已在內蒙古正常參加了今年的高考。赤峰市元寶區教育局招生辦主任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經過審核,教育局認為劉姓考生符合內蒙古高考報名標準,但劉姓考生在高考期間仍持續被舉報,元寶區教育局已成立調查組,對其考試資格進行再次核查,如查證屬高考移民,將取消其高考成績和錄取資格。
赤峰元寶區曾取消14名考生報考資格
該河北承德籍劉姓考生的學籍在赤峰市平煤高中,這所學校在赤峰當地教育質量首屈一指。據媒體報道,該考生為能夠在內蒙古參加高考,高一時就轉學至內蒙古,目前該考生及其父母戶口均在內蒙古。
赤峰市元寶區教育局招生辦主任李某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今年高考開考之前,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收到大量舉報,稱河北多名官員將子女送往內蒙古參加高考,屬高考移民,其中就包括該劉姓考生。接到舉報后,元寶區教育局對涉嫌高考移民的考生進行核查,隨后取消了14名元寶區考生的報考資格。
不過,當時的調查顯示,劉姓考生在內蒙古參加高考的資格并無問題。該招生辦主任告訴記者,按照自治區的政策,外地遷入內蒙古參加高考的考生需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要在內蒙古高中連續就讀兩年以上。“連續就讀既包括學籍滿兩年,也包括實際就讀滿兩年。計算時間是從2015年4月1日往前推兩年。”其次,考生的戶籍要在內蒙古,且考生要在內蒙古有固定住所。“租房不算固定住所,也就是說要有房。”第三,考生父母需要在內蒙古有社保繳納證明或稅收證明。經核查,劉姓考生這幾個條件都符合,赤峰市元寶區教育局在高考前未接到上級部門認定劉姓考生為高考移民的通知,因此,選擇讓其先參加今年的高考。
教育部門稱將再次核查該考生考試資格
不過,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紀委、教育局、招考中心等多個部門持續接到關于劉姓考生是高考移民的舉報。上述招辦主任透露,鑒于相關部門接到持續舉報,目前已針對劉姓考生成立調查組,再次核查該考生的考試資格。
上述招辦主任表示,“再次核查意味著更細致的調查。比如誰給他們開的納稅證明,誰簽的字。教育部門是最后的核查部門,具體調查需要聯合多個部門進行,比如戶籍需要公安,房產需要住建,稅務需要工商。”
內蒙古取消1465“高考移民”報考資格
劉姓考生引起的爭議在內蒙古不是個案。據新華社報道,2015年內蒙古共取消1465名高考生的報考資格。對于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已協調流出地進行解決。
據了解,內蒙古是高考的“洼地”,其錄取分數線與鄰近省份河北、遼寧等地相比低了近90分,再考慮到試題難易程度,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比河北等地要低100分左右。這種差別使許多考生利用內蒙古外地遷入人員相關政策,采取非正常戶口遷移、空掛學籍、異地就讀等手段,試圖在內蒙古取得高考資格,成為“高考移民”。
釋疑1
哪類人群在高考移民?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曾擔任北京大學新疆招生組組長的孫東東表示,高考移民家庭以地方干部、商人、企業家為主。“我估計其中商人、企業家比地方領導干部多,因為他們有錢。辦高考移民的報名、學籍、戶籍、買房、打通關系,都需要錢。”
孫東東介紹,高考移民的關鍵一環是移入地要有中學接收,接收的中學以民辦中學為主。民辦中學招生時生源經常不足,就會有空余的學位,許多民辦中學就利用空學位賺錢。
高考移民問題專家、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劉希偉分析,高考移民最大的特點就是隱蔽性。高考移民的人群、分布比例這些具體數據都不易掌握。“據我的觀察,高考移民最高峰是在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其中2004年、2005年高考移民尤其多。從職業上看,高考移民的家長一般是有錢人和官員多一些。”
釋疑2
高考移民移到哪兒?
劉希偉表示,從地域上看,高考移民聚集的省份有河南、山東、河北、湖南、江西等省份。這些省份高考競爭十分激烈,教育資源并不豐厚,無論是經費投入、師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都不居全國前列,但這些地區的高考分數線卻非常高。
從移入地來看,高考移民者選擇的省份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西部、北部、南部等較偏遠地區,這些地區教育資源貧弱,錄取分數線較低。比如內蒙古、新疆、青海、黑龍江、海南等地區。還有一類就是教育資源豐富、高校云集的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地,“但北京、上海等地,辦理高考移民的難度非常大。”
此外,孫東東還指出了另一種逆向的高考移民。即在教育資源發達地區上高中,等高考時再回到西部地區參加高考。“比如說,新疆漢族學生到山東、湖北、江蘇來學習,等到要高考了,再回新疆考試。由于師資、教學質量的差異,這些學生回到新疆高考,分數很容易就考到前面。設計這一制度的初衷,是為了讓教育薄弱地區的學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高考移民。”記者 許路陽 張婷
編輯:曾珂
關鍵詞:河北官員被指將子女送往內蒙參加高考 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