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中國救援隊的“神犬奇兵”
新華社加德滿都4月29日電(記者 白陽) 忙碌在尼泊爾地震災區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里有這樣一組特殊的“戰士”:它們不用工具,不懼危險,嗅一嗅、聽一聽,就可能在廢墟里發現幸存者——它們是中國救援隊里的“神犬奇兵”。此次在尼泊爾,中國國際救援隊共有6只搜救犬投入到搜索幸存者的工作中。
“追風”、“雷影”、“銀狐”、“天使”、“五六”、“石頭”——如同它們威風凜凜的名字,這6條搜救犬都是在重大自然災害救援行動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勛犬”。“玉樹、蘆山、魯甸……”一位訓導員掰著手指頭說道,“它們不會說話,但救過很多人的命。”
“‘追風’,上!”在一棟倒塌的住宅前,訓導員拍拍“追風”的背,指向廢墟內一處下面可能有幸存者的縫隙。這只5歲的比利時牧羊犬頓時如離弦的箭一般沖了過去,在縫隙處左右嗅了起來。訓導員告訴記者,搜救犬不僅能嗅出幸存者的氣息,還能聽到幸存者制造的響動,只要發現生命跡象就會大聲吠叫作為提示。因為它們在搜索時必須全神貫注,所以體能消耗極大,每工作15分鐘就得休息1小時才能繼續第二輪搜索。
房屋的主人告訴記者,他家已經有4個人確認死亡,兩個人受傷被送進醫院。當中國搜救人員抵達的時候,他激動地從廢墟上跳下來,請求隊員幫助。然而,幾只搜救犬輪番搜索了好幾遍,好消息還是沒有傳來。不過,這次搜索也并非一無所獲,一只搜救犬在廢墟里發現了一部手機。訓導員把它交到房主手里,房主拿著手機摩挲了半天,輕聲說,這只手機是他姐姐的,沒想到還能找回來。
訓導員介紹說,搜救犬的品種主要有金毛、比利時牧羊犬、史賓格、拉布拉多等,每種犬的性格各有不同,因此搜救也各有側重。一只搜救犬從8個月大時開始參加訓練,需要1年半到2年時間才能正式“出師”,開始執行搜救任務。搜救犬一般工作到7歲,就會因高齡退役,之后在普通人家“安度晚年”。
太陽漸漸西沉,中國搜救隊員和搜救犬還在一處震后廢墟上不停地忙碌著。距離25日尼泊爾強震的發生已經過去了100多個小時,然而中國國際救援隊沒有放棄希望,他們還在繼續尋找著生命的跡象……
編輯:水靈
關鍵詞:中國救援隊 神犬奇兵 尼泊爾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