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鏡”中看澳門·委員訪談
全國政協委員莫志偉:讓愛國愛澳精神可感可知、可追可及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李楠)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自此,一橋連三地,大灣區迎來發展大機遇。
“六年前,能在家門口親眼見證這個世界級工程的落成,為祖國的基建能力感到深深的震撼和無比的自豪!”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建筑置業商會會長莫志偉感嘆道。
“在大橋開通之前,我們去香港主要依靠坐船,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澳門、香港和珠海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極大地縮短了三地之間的距離,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實的交通基礎設施支撐。”莫志偉表示,港珠澳大橋不僅是一座交通樞紐,更是澳門回歸后與祖國緊密相連、共同發展的生動象征,見證了澳門在國家支持下不斷向前邁進的堅定步伐。
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
“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體現在多個方面。”莫志偉表示,硬聯通方面,交通方式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突破。港珠澳大橋、澳門大橋、澳門輕軌橫琴站、黃茅海通道等重要基建項目相繼落成開通,讓澳門加速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出行更加便捷,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更加頻繁,這為澳門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軟聯通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持為澳門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的簽署和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澳門經濟繁榮,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惠澳政策不斷加碼,例如澳車北上、粵澳兩地車牌辦理等便利措施,以及即將實行‘一周一行’‘一簽多行’政策,進一步加深了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往來,澳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莫志偉表示。
讓愛國愛澳精神可感可知、可追可及
對于愛國愛澳精神的傳承,莫志偉認為,要在過往良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從“了解過去、感受當下、把握未來”三個維度共同發力,講好澳門回歸前后的故事,傳承好愛國愛澳精神,讓愛國愛澳精神可感可知、可追可及。
“從了解過去的維度來看,澳門可以充分利用歷史教材、政府歷史檔案大樓、澳門口述歷史協會以及‘澳門記憶’文史網站等豐富的資源,通過生動翔實的史料內容、老一輩澳門居民的親身經歷、現代科技數字化的手段,多措并舉地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澳門的歷史變遷,明白澳門回歸的不易和回歸前后發生的巨變。”莫志偉建議。
“在感受當下方面,惠澳政策的實施讓澳門居民切實享受到了國家發展的紅利。澳門可以多組織居民到內地參訪交流,親身感受國家的發展脈絡,增強對國家和澳門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莫志偉表示。
“把握未來方面,要緊密圍繞大灣區、深合區的建設以及澳門的發展定位。大灣區的建設為澳門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引導澳門居民積極參與到大灣區的建設中,把握時代機遇。”莫志偉同時建議,深合區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引擎,要鼓勵年輕人投身深合區的創新創業事業。同時,通過打造澳門“中葡平臺”、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等,讓澳門居民明白自己在國家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為實現澳門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努力。
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
“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中的優勢和作用極大,因此,澳門既要‘走出去’,推動大灣區走向國際化,同時,也要‘引進來’,吸引外國企業和人才通過澳門逐步進入深合區乃至大灣區市場,挖掘投資機遇,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莫志偉表示。
“新時代,要繼續推動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從多個方面繼續努力。”莫志偉進一步表示,一是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和治理體系;二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三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澳門居民;四是加強愛國愛澳教育,培養新一代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澳門青年,讓愛國愛澳精神在澳門代代相傳,確保“一國兩制”事業后繼有人。
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歷史時刻,莫志偉期待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團結帶領下,澳門能夠繼續攜手深合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不斷把“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越擦越亮,譜寫“一國兩制”實踐發展新篇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