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吳海泉:治病履職兩相宜
吳海泉為患兒耐心細致診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吳海泉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政協委員,上高縣人民醫院院長,獲“宜春市服務標兵”“宜春市知名醫生”“全市創先爭優為人民服務標兵”“全縣十佳醫德標兵”“江西醫學院優秀教師”“上高縣政協星級委員”等稱號。
“一入醫門辛勞伴,三十年醫路誓不悔。”在江西省上高縣,說起縣人民醫院的吳海泉,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團隊的“領頭羊”,是患病兒童的“守護者”,更是群眾心聲的“代言人”。
“醫生,我家孩子咳嗽半個多月還沒好!”
“怎么辦醫生,孩子高燒退不下來,還是四十度!”
一個孩子看病,兩三位家長陪同,診室內人滿為患;小孩撕心裂肺地哭,還經常十幾個孩子一起哭鬧,家長和醫生只得大聲交流……這,就是吳海泉每天工作的兒科。
每天,面對寶寶一臉難受地嚎啕大哭,家長一臉無助地焦急求助,吳海泉往往“有上班的點,沒下班的點”。看到患兒及家長里三圈外三圈地等候,他只想盡己所能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患兒家長一個電話,他就放下手中的行政工作,加班加點也要把每位患兒處置好。最多的一天,他看了120多位患兒,忙得飯都忘了吃。
熟悉吳海泉的人都說,他是天生的好脾氣,天生的好耐性,天生的好觀察力,“他就是天生的兒科醫生。”
就在去年,吳海泉當年救治的一位福利院棄嬰,還帶著英國養父母回來感謝他,并將當年的病歷復印件帶回了英國。英國的醫生研究病例后,發現吳海泉在當年的醫療條件下,能夠治療如此嚴重的化膿性腦膜炎患兒,且未留下任何后遺癥,不由得連連稱奇。
工作中,吳海泉傾盡心血謀求科室長足的發展,他帶領下的兒科,已由單一的普兒科發展為普兒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三個科室,形成了涵蓋兒童生命各周期的疾病防治體系。這也讓他深知,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的引擎,因此,他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學科,設立了專科專家門診,真正解決了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在他的帶領下,醫院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醫院三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均一次性通過評審驗收,為危重患者打通了一條生命綠色通道。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為縣域百姓創造了“大病不出縣”的省級醫療條件。
“樹名醫、創名科,厚植發展新優勢,以精細化管理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打造區域‘龍頭’醫院。”這是吳海泉不懈努力的方向。秉承著“人民醫院為人民”的服務與發展理念,吳海泉帶領醫院積極導入6S精益管理模式,營造整潔、標準、安全、高效的醫療環境,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經過不斷努力,醫院極大改善了病人就醫體驗,提升了職工的綜合素養,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同時也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真沒想到,以前要去省城才能做的手術,如今在家門口的縣人民醫院就能做了!”因急性胸痛被送往上高縣人民醫院治療的張大叔說。入院后,醫院胸痛中心團隊完成了患者檢查、診斷、造影及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全程僅用時62分鐘,就將閉塞的心血管通路開通,挽救了張大叔的生命。
吳海泉表示,“心系患者,這是本職;心系民生,這是我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和使命。”
成為政協委員以來,吳海泉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會議、活動、調研等,利用一切機會不斷給自己充電,希望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不辜負組織的厚望。通過與病人接觸,他積極了解社情民意信息,將百姓的呼聲記在心里,并收集第一手資料進行梳理歸納,確保提出的每一項建議都有針對性、可操作性。
坐診中,吳海泉經常接觸幼兒及家長,聽到不少家長反映,雙職工家庭學齡前兒童無人照看。于是,他深入開展調研,撰寫了提案《關于在全縣學前機構開展延時教育服務的建議》,提出了“先試點、再推廣”“政府主導、學校組織、家長自愿”和“非營利原則”等建議。其中多項建議已經被縣政府采納,目前正處于試點階段。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公共衛生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在工作中,吳海泉發現,錦陽街道成立幾年來,一直沒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利于服務群眾健康工作開展。于是,他聯合相關領域的政協委員,以提案形式反映了《關于設置錦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議》。縣衛生健康委和錦陽街道高度重視,表示將適時啟動設立錦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除此之外,吳海泉還積極響應上高縣政協搭建的為民服務平臺——“政協委員公益行”活動,經常帶隊下鄉進村組為群眾開展健康義診、送醫送藥活動。2022年以來,他先后帶隊走進企業、社區、校園、鄉鎮及村組開展各種健康服務100余場,惠及群眾50000余人。
一襲白衣的吳海泉,三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臨床一線;一句“忠于黨和人民”的承諾,伴吳海泉從熱血青年到兩鬢成霜。歲月如流,不變的是他對事業的無限追求,是他篤定的奉獻初心。帶著醫者仁愛和委員使命,吳海泉又一次出發了。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