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高度和溫度和諧共存

——記全國政協委員孫潔

2024年10月09日 10:14 | 作者:本報記者 王亦凡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孫潔

孫潔(左二)在養老驛站調研。(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孫潔

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


20世紀的最后一個夜晚,各地都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來迎接千禧年和新世紀。

作為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政協常委、民建會員,孫潔受邀參加了蘭州市的跨年活動,與社會各界群眾一同跨過新年。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天氣,她的內心卻是滾燙的——那是對新世紀的無限期許。

隨著絢爛的煙花升空,新世紀到來了。

2000年的“五一”假期,孫潔獲得“全國先進女職工”的稱號,與其他獲獎者一起受邀到北京參觀。正值假期,北京又是經濟飛速發展浪潮的中心,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長城,這些常見的地標孫潔都不是第一次去,但心情卻與之前截然不同。

跨年夜孫潔心中埋下的那顆種子,在新世紀鋪展開來的萬千氣象中蓬勃而發——“與時共進,何其幸哉。”

在實踐中尋找突破點

那時孫潔的身份是蘭州商學院的一名教師,講授政治經濟學課程。置身于社會的宏大命題當中,從當下的經濟問題中理解和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是這門課程的本質要求。

大學時,孫潔學習的就是政治經濟學專業,一度是大家眼中“最緊俏、最時髦的專業”。老師們很注重邏輯思維的訓練,教導他們學習如何從現象分析問題的規律。孫潔記得,光是《資本論》就學習了3個學期,逐字、逐句、逐段地琢磨、剖析。

4年大學時光為孫潔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畢業后的孫潔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用她的話說“一教就是十幾年”。然而時間長了,她卻開始覺得有些迷茫,不知道未來的學術道路如何走。

參政議政,是孫潔探求的第一次突破。

1996年,孫潔承接了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構建甘肅省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問題研究”,之后不久她加入了民建。

第一次以民主黨派成員的身份列席蘭州市兩會,孫潔就在小組會上“一鳴驚人”:“現在國有企業經濟效率低下,冗員沉重,很快就要迎來企業改制轉型,下崗失業職工的安置問題也即將浮現。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社會保障的篇幅太少,也沒有提到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

直言不諱,句句說在了點子上。當天晚上,孫潔的發言就上了晚報頭條,也在電視臺播發。

不久后,孫潔又成為蘭州市城關區政協常委。隨著參政議政活動越來越多,她逐漸意識到,參政議政既是發揮自己專業所學的有效途徑,反過來自己也能夠從生動的履職實踐中豐富理論知識。

“在‘房子’里頭,當然也可以做很深的學問。但像我們這樣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學問,還是要關注最前沿的熱點,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科研與參政議政相得益彰,雖然忙碌,孫潔卻覺得充實又滿足。

第二次突破是在2001年。為了支持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了一個西部MBA項目,為西部高校的經濟學和管理學老師培訓MBA核心課程。經過選拔,孫潔參加了為期4個月的培訓。

這次培訓,她的收獲遠不止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北大校園里活躍的學習氣氛、已經是商界精英的同學們回校繼續深造的勇氣,都讓孫潔深受觸動。長久以來的迷茫仿佛終于找到了出口:“他們都可以,為什么我不行?”

向前一步,也許會有數不清的障礙。但止步不前,就只能重復過去,在瓶頸處打轉。孫潔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跳出“舒適圈”,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去北京讀博。

2003年,孫潔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也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剛踏上工作崗位時,一本名為《大變動時代的建設者》的傳記曾令孫潔愛不釋手。仿佛是一種隱喻,作為學者,孫潔也成為時代的建設者和見證者。她的研究方向在變,身份在變,但深厚的家國情懷從未改變。

用專業求解民生問題

進入社會保障學領域之后,專業聚焦了,孫潔關注問題的視角也隨之轉變。

提到社會保障,也許每個人都略知一二,但要真正了解社會保障制度,門檻并不低。特別是在20年前,我國的社會保障政策仍處于調整和完善當中,學習難度可想而知。

但孫潔一路堅持走了下來,因為她深知,社會保障是民生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著千家萬戶,她希望自己能夠做得再多一些。

博士畢業后,孫潔進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工作,第二年成為保險學院的副院長,分管本科教學工作。

教學改革、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樁樁都是棘手的工作。孫潔耗費了很多精力,一門心思扎到學校工作當中。后來,她又轉為分管國際化和來華留學生培養相關工作,再加上給本科生、研究生上課,擔子一日比一日重。

但孫潔喜歡和學生們相處,學生們也喜歡這個專業上嚴謹、處事干練又不失親切的導師。

“我們這個專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要深入觀察和思考經濟問題,要學會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還要對社會問題保持敏銳度。”為了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孫潔嘗試著將實踐帶入了課堂,將自己在政協的提案、相關部門的答復、調研中的第一手材料分享給學生,成效頗為顯著。

2013年,孫潔成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教學”的概念,被放置到更廣闊的空間和語境下。

“了解社會保障的知識,對于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但很多人對此了解并不深。”孫潔覺得,自己作為耕耘社會保障領域的學者,應當承擔起責任,盡可能地拉近社會保障專業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政協,就是這樣一個發聲的大平臺。孫潔經常圍繞與社會保障相關的熱點事件發聲,盡己所能做一些“科普”工作,將專業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給更多人。

要知道,無論是養老還是醫療保險,與社會保障相關的話題近年來一直是社會熱點。特別是在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因為話題本身熱度高,上熱搜幾乎成了常態。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孫潔的一條建議就出現在熱搜第一:“建議應屆生身份保留延長至5年。”這是她與全國政協委員賀丹聯名提交的《關于建立更有彈性的教育制度鼓勵適齡婚育的提案》中的一部分。提案建議:將“應屆生”身份保留年限從當前的2年延長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當前“畢業-就業-成家”的模式,鼓勵女大學生畢業后根據自己意愿安排生育,為生育后的女性就業提供平等競爭機會,推動女性適齡生育。

新聞下面的評論幾乎都是支持:“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模式!沒有對錯!”

爭議也不可避免。在傳播過程中,孫潔的一些言論和觀點被曲解,甚至讓她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網紅”。對此,孫潔選擇不在意。她能夠確定的是,自己的每一次發聲,都是用自己的專業來解答問題,更時刻秉持著一名學者為國為民的初心。更重要的是,每一件提案從構思到成形,她都經過了實實在在的調研,有的甚至不止一次,“只有在調研當中,才能夠把腦海中的思想和觀點真正落地。”

2024年2月19日,全國兩會前夕,《新聞聯播》兩會報道欄目《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的畫面中,出現了孫潔的身影——春節期間,孫潔來到北京部分街道、社區養老機構開展調研,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提案內容,圍繞完善老年助餐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等方面提出建議。

這些年,孫潔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養老問題。她知道,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國事。所以從2016年開始,她就積極發聲、深入調研,從協商座談會、視察調研到提交提案,她履職的身影無時不在。

經過長期積累,2022年9月,孫潔提交的《關于在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中加強中央事權減少并規范央地共同事權的提案》獲得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優秀提案獎。

孫潔的關注仍在繼續。考慮到老年人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僅過去一年,她就面向社會發放了2000余份調查問卷,并召開多場專題座談會,圍繞居家養老所需要的社會支持體系展開調研。今年,她提交了《關于加快居家適老化改造,增強養老服務便利可及的提案》。

近期,面對延遲退休這個社會保障領域的熱點話題,孫潔又開始在媒體上奔走呼吁:“這樣的安排適應了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需求”,“延遲退休不會‘擠占’年輕人就業空間”……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用自己的專業解答更多民生問題,就是孫潔一直在做的事。

堅守履職盡責的意義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這部取材自真實生活經歷的故事將罕見病與孤兒藥這個“隱秘的角落”揭示在大眾面前。

同樣是在2018年,我國公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也正是這一年,孫潔開始關注罕見病用藥保障問題。

“現在納入病種目錄的藥品不斷增加,推進速度很快,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發展還是滯后了一些。”孫潔坦言,早期確診難、無藥可醫、有藥用不起,依然是很多罕見病患者和家庭面臨的困局。

孫潔曾見過一個患有黏多糖貯積癥的孩子。這是一種罕見病,由體內缺乏一種可以降解黏多糖的水解酶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骨骼畸形、步態異常、眼角膜渾濁等,如果不干預治療,部分患者會逐漸癱瘓,直至死亡。

因為沒有藥,孩子的病情逐漸惡化,已經坐上了輪椅。

不同于政策、新聞中抽象的數據,苦難落在個體頭上時的具象讓孫潔深受觸動。此后的幾年時間,她一直在為罕見病發聲。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她的3件提案都與罕見病相關,包括鼓勵罕見病藥品的研發與創新、優化罕見病藥品進口流程,以及在支付端形成“多方共擔、多元支付”的機制。

“罕見病領域的進步需要大家站在一起,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患者不呼吁,我們再不呼吁,那就沒有人呼吁了。”孫潔始終記得:社會保障一定要關注困難群眾。

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在過去這些年里,孫潔一直保持著對人的關切和關注。無論是政治經濟學還是社會保障學,長期研究公共政策,很容易落入大敘事、大事件當中,但孫潔將視線聚焦在困難群眾上,觀察到他們的困難,探求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更努力為他們尋找一些出路。

在擔任第十屆人大代表期間,孫潔就關注到農民工群體的權益保障。那時農民工遭受的欠薪問題比較突出,而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基本處于真空地帶。于是在2004年,她提出要盡快建立農民工社保體系。

“他們既是農民身份又到城里打工,處于體制改革中間的交集點上,城里人享受的教育、住房、醫療、養老他們沒有,但是他們又為城市建設作出那么大的貢獻,理應得到全面的保障。”孫潔說。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孫潔接連為農民工的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權益提出建議。用她的話說:“這個問題是一個長久的問題,但是你總得一點點去推動它。”

近年來,為了提升對從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中從事非農產業人員的尊重和認可,一些地方和機構開始倡導使用更為中性和尊重的稱呼,如“新產業工人”等。這讓孫潔真切地感受到,進步在一點點地發生。

這些年,作為學者,孫潔堅守著做學術研究的客觀理性與實事求是,也堅守著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而作為政協委員,她對時代和社會的關切愈發深重。

專業的高度和履職的溫度,在孫潔的履職實踐中總能夠和諧并存,相得益彰。

“我們國家在短短20年時間,創造了讓14億人普享社會保障的奇跡,這是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最大的成功之處。雖然還存在一些短板,但是我們應當對社保制度充滿信心。”孫潔的話語充滿力量。她堅信,不斷地呼吁和宣傳,推動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就是她作為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意義所在。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