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李四光為武漢大學選址
1928年初,蔡元培推薦李四光擔任武漢大學新?;I備委員會委員和新校舍建筑設備委員會委員長。
李四光曾留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對大學選址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大學校園應當“有山有水,動靜相宜,方能啟迪學生之靈性”。在此理念引導下,李四光首先把新校址選在了洪山腳下。后來籌委會委員葉雅各到武昌縣調研,發現“卓刀泉東湖嘴一帶”環境不錯,便極力向李四光推薦。李四光等人帶著干糧,騎著毛驢,來到珞珈山下。看到這一帶山石崢嶸,景色秀麗,他們被陶醉了。李四光一遍又一遍地說:“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校址了!”隨行的委員也都交口稱贊?;厝ズ?,李四光主持了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二次談話會,正式確定武昌東湖珞珈山一帶為武漢大學新校址。
11月底,李四光到上海物色新校舍總建筑師人選,最終聘定深諳中國工程技術的美國工程師開爾斯;又請來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繆恩釗教授做監理工程師。開爾斯先是乘坐飛機在珞珈山上空俯瞰校區全貌,次日又登山實看,建議將新校址由珞珈山南麓改至北麓,以獅子山為中心,各院系教學樓分別建筑在小山上,南麓則建成18棟歐式別墅,作為宿舍區。
李四光接受了這個提議。于是,他帶領武大人在珞珈山一帶開拓洪荒,辟山建校,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將這片原本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變成了美麗的大學校園。
1932年5月26日,武漢大學隆重舉行新校舍落成典禮。李四光作為籌委會代表到場祝賀,他說:“十年前,我在回國途中曾經設想,要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設一所大學,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校方請他題詞,李四光拿起毛筆,寫下兩行大字:“用創造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求人生的出路”。
如今,在武漢大學第四教學樓對面的樹叢里,矗立著一座雕像:李四光站在一頭毛驢旁,舉手遮陽遠眺,正深情注視著他曾經灑過汗水的珞珈山和東湖。這就是他當時選擇校址時的場景還原。(王劍)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