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評論
《簡牘探中華》:感知文物的“深度”與“溫度”
1959年7月,甘肅省武威市磨咀子墓群出土了460余枚《儀禮》
半個多世紀后,經過數代學者的孜孜追求和苦心鉆研,對于各類簡牘的研究早已
觀看完《簡牘探中華》后,我久久難以忘懷。首先是節目制作非常嚴謹,遵循歷史真實。日前播出的武威漢簡中,歷史場景的搭建、人物故事的講述,以及官署地名、服飾道具等,都十分貼近漢朝時期的歷史事實,體現出了不俗的專業功底。演繹《儀禮》簡時,節目從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講起,到新莽時期的政局混亂,一位名為“瑾”的文學官避居武威,和他的學生們布化禮經、救濟百姓,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背景結合,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撲面而來。其次,節目在細節方面,也是竭盡心思。如突出展示《儀禮》
總之,《簡牘探中華》將一枚枚艱深晦澀的簡牘從博物館“庫房深閣”搬上熒屏,挖掘文物背后的內涵,追尋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根脈,讓大眾感悟到傳統文化的厚重與魅力。有“料”、有“品”、有“趣”的節目內容,真正做到了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甘肅地域廣博,文明源遠流長,一件件陳列的文物既是綿延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多元文明的承載者。在“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簡牘探中華》為我們提供了新視角。我們不僅要挖掘文物本身蘊含的歷史“深度”,還要賦予文物應有的“溫度”,將歷史文物與現實關懷聯系起來,讓大眾走近文物、走進歷史,實現史、物、人之間聯動,才能釋放出文物最大的內涵價值,才能更好地感知歷史,傳承文明。
作者:賈建威系甘肅省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