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資訊
在重慶看一條開放之路
——“追夢中華·西部開發譜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走進重慶
日前,由中國僑聯指導,重慶市委統戰部等支持,重慶市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西部開發譜新篇”2024海外華文媒體采訪行活動走進重慶。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8家海外華文媒體在這里看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開拓故事、傳承先賢精神的文化故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故事……正如馬來西亞海內外傳媒集團主席續炳義所說,“我們要把重慶的經濟建設成果和文化繁榮景象寫出來發出去,讓世人知道,把這里厚重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感人故事講給全世界聽。”
文化篇
在渝中再遇嘉庚
今年是著名僑領陳嘉庚誕辰150周年。重慶至今留著很多與嘉庚先生相關的文化遺跡。
在剛剛建成才一個月的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里,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文獻資料,讓海外華文媒體了解了民主黨派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別是致公黨展廳很多涉僑板塊的展陳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吸引了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們的關注。
“你看,這是陳嘉庚先生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時在中南海的合影。”
“參加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華僑代表中,前排就座的也有陳嘉庚先生。”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追尋著陳嘉庚先生在重慶的足跡。
在《新華日報》總館舊址,講解員站在一張1940年7月26日出版的《新華日報》前講解道:“1940年7月24日,陳嘉庚在重慶大學禮堂的舞臺上發表演說:到延安八九天,所見所聞與原來所聽說的大相徑庭,那里并沒有實行‘共產共妻’制度,社會風氣及治安秩序良好,這些都是據實而言,并無虛假浮夸……這份當時轟動一時的演講就全文刊登在這里。”講解員講得慷慨激昂,記者朋友聽得聚精會神。正是這次重慶之行,讓陳嘉庚先生開始和蔣介石、國民黨決裂,并對毛澤東、共產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份深厚的友誼一直延續至他生命終止。
“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當年專程回到祖國,實地了解國內抗戰情況,他從重慶出發,再去往延安,他在對比了國共兩黨的工作作風,老百姓的生存狀況后,他深深體會到‘中國的希望在延安!’”菲律賓亞太通訊社副社長陳紅玲感慨道,“我為陳嘉庚先生在民族危亡時刻,高瞻遠矚的視野和民族大義點贊!我要通過宣傳報道傳播嘉庚先生的故事和民族精神,激勵海外的華僑華人自強不息,做一個大寫的華夏兒女。”
華盛頓中文電視臺副臺長袁艷說,這次在重慶先后參觀的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新華日報》總館舊址以及紅巖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這三處地方都是嘉庚精神的重要載體,深深感受到陳嘉庚先生廣泛團結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不斷筑牢全民族抗戰的根基……“我將以專題、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不斷講好嘉庚故事,弘揚嘉庚精神,激勵海外華僑華人同祖(籍)國人民一起不懈努力,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來自加拿大搜羅傳媒的副總經理唐明濤表示,這次采訪讓他對嘉庚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深受鼓舞。“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會利用自己的平臺,讓更多的華僑華人去了解嘉庚精神,學習嘉庚精神,講好嘉庚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開拓篇
陸海新通道 聯通世界“大動脈”
“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的第一站便來到位于沙坪壩區的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一個月后,歡迎各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朋友。”5月23日,在參觀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時,講解員的開場白瞬間引起了海外華文媒體記者的興致。
在園區內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一組中歐班列模擬運行演示正在上演。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載上裝滿貨物的集裝箱一路向西,經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遇到鐵軌制式不同的國家時,中歐班列就在節點車站通過“調箱轉車”“更換車頭”的形式,將滿載貨物的集裝箱一路暢通地運送至中歐班列的終點德國杜伊斯堡站。
“這個演示真是太棒了。”愛爾蘭新島傳媒CEO孫敬感慨,“我們通過中歐班列運送貨物近10年了,還是第一次目睹如此動感真實的演示。”
“從2015年起,我們企業開始通過這條鐵路運輸貨物。由國內代理商將我們的貨物整合裝箱,從重慶運送至荷蘭,再由國外的代理商轉發至愛爾蘭。這樣一般15天就能運到,大大縮短了原來走海運所需45天的時間,而且比空運費用便宜。”孫敬說,“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世界各地的海運、空運不暢,中歐班列成為最穩定的物流運輸方式之一,為歐洲國家及時獲得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搭建了綠色通道。”
據孫敬介紹,他們運輸的主要貨品是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商務印刷品。“國內的價格更具有優勢,而且品類也更豐富。”
從2011年開通全國第一列中歐班列,到2017年探索開通全國首趟陸海新通道班列,重慶正在成為坐標的中心點,繪就了聯通世界的“大動脈”:向西,中歐班列直抵歐洲;向北,“渝滿俄”鐵路縱貫南北;向東,長江黃金水道聯通中部地區和長三角;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山越海。
相關資料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經覆蓋了121個國家和地區503個港口,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88.2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隨后,采訪團一行又走進重慶國際物流園區內建成投運的內陸首個一類鐵路口岸及首個整車、醫藥、郵件口岸——重慶鐵路口岸。負責人現場向采訪團介紹了汽車整車口岸相關情況。“重慶整車進口口岸于2014年7月1日獲批,2014年10月16日通過國家驗收。現為德國保時捷、博速、卡爾森官方內陸獨家戰略伙伴,2023年累計進口整車近4萬臺,數量、品牌長期位居內陸第一,成為‘渝車出海’陸上門戶。”
一組組數據讓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們贊嘆不已。美國新龍傳媒副社長韋元龍頗感興趣地與相關負責人互動。他說:“據重慶鐵路口岸經營部經理肖進軍先生介紹,去年,重慶鐵路口岸出口的車輛就有9萬輛。我為我們中國制造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希望在美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等城市,與當地經銷商牽線搭橋,把中國產的電動車引入美國,讓美國人民也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的科技感、舒適感和便捷感。同時,我將在集團公司旗下的華文媒體上,把重慶制造宣傳出去,讓更多華僑華人看到祖(籍)國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感受祖(籍)國的蓬勃發展。”
發展篇
這里的高新產業正在騰飛
今年是西部大開發實施25周年。重慶作為我國西部經濟重鎮,正以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大數據產業園區建設等向世人展示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海外華文媒體在渝采訪期間,正逢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西洽會”)在重慶開幕,包括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196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落地,其中也涉及12個來自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等國家(地區)的外資項目。“這批重大項目成功簽約落地,將推動重慶產業能級與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建成支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西洽會相關負責人的介紹,現場感受到熱烈氛圍,均給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帶來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西部地區在協同合作、整體開放、共同發展的特點突出,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西洽會發布了《中國—東盟投資貿易法律政策指引》,主要介紹了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外商投資、外匯、財稅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為兩地企業降低‘走出去’‘引進來’過程中面臨的法律、財務、稅務等風險,提供了全面、權威的指導。”東盟頭條新聞社副總編輯黎石海表示,柬埔寨一直與重慶交流密切,柬埔寨川渝總商會作為柬埔寨重要社團組織之一,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涪陵高新區參觀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時,海外華文媒體記者被現代化中醫藥智能制造中心的生產、研發等場景所震撼。“通過參觀太極工業園區,打破了大家對中藥生產的傳統看法或偏見,以真實的所見勾畫對中藥新的認知。”澳門《大灣區時報》創始人兼總編輯吳默表示,未來渝澳可以在中醫藥產業發展、康養照護職業培訓、健康居家養老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著力打造渝澳兩地以中醫藥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渝澳中醫藥產業合作示范區。
看到如此現代化的中醫藥產業園區,來自印尼《國際日報》的執行社長張春梅深感驕傲。“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應擔當起祖(籍)國發展的牽線人,我們可以通過更廣泛地走進來,組織海外華僑華人返鄉尋根、品味濃厚鄉情,感受祖(籍)國的發展變化,尤其要讓華裔新生代回來看看,通過他們的實地體驗,向海外呈現一個全面、公正、真實、可愛的美麗中國。”
采訪團一行還參觀了渝北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奉節大數據產業園、奉節生態工業園區,重慶各區縣布局的大數據、云計算和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給大家帶來非常大的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來重慶。沒想到西部地區還有如此成規模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美國《美中報導》總編輯禤志文表示,他在粵港澳大灣區走訪比較多,那里聚集著更多高新科技。“希望可以發揮華文媒體的優勢,幫助重慶更好地與外部對接,交流科研成果、吸引科研人才。”
奧地利海內外雜志社總編輯王菁野表示,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很多高新科技、產業園區都在西移。“我要把重慶的新建設、新發展講給更多的海外僑胞,讓他們了解這里的機遇,參與其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