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政協歷史

“只覺同胞遭苦難,敢將赤手挽狂瀾”

——重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的獄中絕筆詩

2024年05月29日 09:19  |  作者:郭海南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5942ed26-85cf-4700-9bf2-3587578635e6

林正亨赴昆侖關作戰前寄給妹妹林岡的照片。

a555cd7b-5d31-4623-9a64-fc4be4b56917

1946年,林正亨與妻子兒女在廣州合影。

“此生屬于祖國,此生無怨無悔”,這是當年為解放臺灣而慷慨就義的英烈們向黨和人民最長情的告白。在臺盟歷史陳列館里,展示了一位臺灣革命烈士在獄中留下的絕筆詩,他用自己的年輕生命踐行了“只覺同胞遭苦難,敢將赤手挽狂瀾”的錚錚誓言。

“國土未復時,困殺身心不歇”

林正亨,字克忍,1915年8月出生于廈門鼓浪嶼,是臺灣霧峰林家第八代傳人。其祖父林朝棟在臺灣巡撫劉銘傳的領導下抗擊入侵臺灣的法國侵略軍,后來又和丘逢甲、劉永福等義軍將領一起同侵占臺灣的日本軍隊作戰,最后客死上海。他臨終遺言:“臺灣,是在我任內丟失的,我的家人,一定要設法把臺灣收回來。”其父林祖密是日本侵占臺灣時期第一位放棄日本國籍恢復中國國籍的臺灣人,他暗中資助臺灣志士開展武裝抗日,變賣家產,支持、追隨孫中山革命。其堂叔祖林獻堂是臺灣日本殖民時期非武裝抗日的杰出領導人。林正亨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立志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

1925年8月,林祖密在閩南遭反動軍閥捕殺時,林正亨年僅10歲。由于父親生前將大部分財產捐給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運動,以及開發建設閩南的愛國事業,全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飽受世態炎涼。后來,母親省吃儉用,供林正亨在廈門藝術專科學校讀書,他的油畫作品常常受到老師的高度評價。1934年,林正亨回到臺灣,因不堪忍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屈辱,不久便離開臺灣回到祖國大陸。由于林正亨從小酷愛美術,母親便多方籌錢,支持他到南京美術專科學校繼續學習。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林正亨毅然放棄了他所鐘愛的美術學業,投筆從戎,考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在學校里,他埋頭學習,刻苦讀書,立志用優秀的成績,早日為國分憂。1937年10月底,日軍開始進攻上海,南京隨之淪陷,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搬遷至重慶。1939年9月,林正亨從學校畢業后,旋即奔赴戰場,前往廣西昆侖關與日軍作戰。

奔赴昆侖關之前,林正亨拍了一張戎裝照片寄給妹妹。照片里,他英姿勃勃,目光堅毅。滿懷報國熱血的他,還在照片上寫下這樣的文字:“戎裝難掩書生面,鐵石豈如壯士心,從此北騁南馳戴日月,衣霜雪。笑斫倭奴頭當球,饑餐倭奴肉與血,國土未復時,困殺身心不歇!”在昆侖關大戰中,林正亨帶領情報排在日軍的包圍中死戰突圍,身負重傷。戰役結束后,他隨部隊撤到湖南休整,被晉升為中尉。

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4年,日軍大舉進攻湖南,長沙、衡陽相繼失守,全國人民掀起空前的抗日熱潮。當時,國民政府開始大規模組建第二支遠征軍赴緬甸抗日,林正亨決心重返戰場參加抗戰。當他向妻子提出參加遠征軍時,他們的兒子不滿兩歲,第二個孩子也快要出生,家里又沒有錢,妻子很是憂慮,加以勸阻。林正亨理解妻子的難處,但他堅定地表示:“沒有國,哪有家?”當年7月,救國心切的林正亨告別有孕在身的愛妻和蹣跚學步的幼子,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

在一次戰役中,林正亨帶領的連隊被日本兵包圍,子彈打光后,他和全連戰士與日軍展開肉搏,他以一敵八,刺倒幾個敵人后,負傷16處昏死過去,戰友們從死尸堆里將他背出,送進緬甸醫院,做了兩次大手術,才把他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來,但他兩手傷了筋,已成半個殘疾人。

臺灣光復后,林正亨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寫道:“在這神圣的戰爭中,我可算盡了責任。臺灣的收復,父親生平的遺志總算達到了……我的殘廢不算什么,國家能獲得勝利強盛,故鄉同胞能獲得光明和自由,我個人粉身碎骨也值得。請母親不要為我殘廢而悲傷,應該為家族的光榮來歡笑,你并沒為林家白白地教養了我,我現在成了林家第一勇敢和光榮的人物。”

1945年11月,林正亨拖著殘疾的身體,歷經千辛萬苦從云南來到重慶。他發現將士們在前方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獻身時,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官僚們卻在后方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不僅不關心百姓生活,還雇傭特務打手橫行霸道、欺壓百姓。林正亨對國民黨腐敗無能感到無比痛恨。這時已經是中共黨員的妹夫魯明,將他介紹到中共外圍組織中國勞動協會工作。他深入重慶朝天門碼頭,和工人同吃同住,通過閱讀進步書籍,思想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逐漸認識到“中國的未來不屬于腐敗沒落的國民黨,而應該屬于一心為民的共產黨”。

1946年,林正亨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他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可以參加新四軍,二是回故鄉臺灣,參加黨的秘密工作。林正亨考慮到林家在臺灣人脈熟、關系多,認為回臺對革命工作更有利。岳母則希望他為自身和家庭著想,赴印尼從商,但都被林正亨婉言謝絕了。他表示,臺灣人民還在遭受苦難,作為愛國霧峰林家的后代,有責任回臺灣為臺胞的解放而奮斗。

這一年5月,他帶著妻兒與20多名在大陸的臺灣青年回到臺灣。回臺后,林正亨被選為霧峰林家下厝(分支)的族長,以臺北警備司令部警官、臺灣省警務處股長等身份繼續做工人工作。

刻在牢房中的絕筆詩

1947年2月,臺灣人民爆發了反對國民黨當局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二二八”起義。林正亨組織工人糾察隊,維護社會治安,籌備武裝抗爭,后在朋友的掩護下,躲過了國民黨軍隊的殘酷鎮壓。“二二八”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臺灣人民革命斗爭的烈火并沒有熄滅。當年,領導臺中地區起義的謝雪紅等人輾轉來到香港,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于1947年11月12日成立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1948年3月下旬至6月中旬,林正亨前往廣州和香港,加入了臺盟,擔負起在臺灣發展臺盟組織的重任。

返臺后,他秘密組織讀書會,分發進步刊物《綜合文獻》《和平文獻》,以開鞋店為掩護,協助中共地下黨組織建立秘密交通站。當時,人民解放軍在祖國大陸節節勝利的消息,不斷傳到島內。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林正亨悄悄地拿出藏在壁柜里的中國地圖,每當聽到一個城市解放的消息,他就拿一些用紅紙和大頭針做的小紅旗插在地圖上。

隨著國共內戰的基本結束,中共中央加緊推進解放臺灣。此時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崩潰,其黨政軍特機關陸續遷臺,對島內控制進一步加強。1949年8月18日凌晨,林正亨在臺北家中被捕。他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用自己的生命捍衛黨的秘密。當時蔣介石讓陳誠親自提審他,只要他能寫悔過書,就可以免死。而林正亨抱著獻身革命的堅定信念,拒絕在悔過書上簽字。

在臨刑前的日子里,林正亨給心愛的子女精心剪了紙花,讓妻子帶給他們。他在給兒子林義旻的遺書中寫道:“我希望你在家里是一個好孩子,時時刻刻都肯聽話,做錯了事情下一次不要再做。在學校是一個好學生,長大了在社會成為有用的人。”赴刑場前,他在牢房地板刻下絕筆詩《明志》:“乘桴泛海臨臺灣,不為黃金不為名。只覺同胞遭苦難,敢將赤手挽狂瀾。奔逐半生勞心力,千里河山不盡看。吾志未酬身被困,滿腹余恨夜闌珊。”1950年1月30日,年僅35歲的林正亨在馬場町慷慨就義,成為“刑死馬場町的第一個臺灣人”。1957年,林正亨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19年,林義旻在《跨越時空的回信》欄目中,寫了一封給了父親林正亨的回信,其中寫道:“父親,當年,您帶著祖國未能統一的遺憾犧牲,后來,母親又帶著家未能團圓的遺憾離世。父親,我想告訴您,如今國泰民安,國家統一是兩岸共同的心聲,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的!您安心、安息吧!”

(作者單位:臺盟中央宣傳部,圖片來源《林正亨畫傳》。)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