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發揮“三個作用” 爭當合格委員
孫亞華:百姓民生是我的“大事業”
人民政協網2月27日電(記者白楊)1月5日,對孫亞華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頭發花白的他在追光燈下,穿過掌聲,登上領獎臺,從深圳市政協主席手里接過2023年度“優秀履職標兵”的獎杯和證書。
作為一名“老”政協委員,孫亞華曾多次獲得市政協的“優秀履職獎”。再次面對榮譽,他的眼神誠懇又淡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政協委員。既然有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平臺和渠道,就不希望人生留下遺憾。”
當過兵、當過老師、當過管理人員……不惑之年的孫亞華帶著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到深圳,進入社會工作領域。
“本來這個領域就比較冷門,當時的發展也沒有現在這么完備,萬事開頭難。”但孫亞華介紹起工作上的第一個亮眼成績,言語間滿是自豪,“2012年,我們機構聯合南山區招商街道,通過政社合作,創新社區治理和服務模式,承接了中國國內首個由社會組織運營的‘花果山社區體制創新’項目,引入專業社工和社區服務機構全方位參與社區治理。到現在十幾年了,這個項目依然運行良好,還實現了社區居民零投訴。”他熱情邀請記者,“有時間一定去看看!”
2015年,孫亞華成為深圳市政協委員,這讓他感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他時常將實踐中的點點滴滴收集起來,形成思考,撰寫提案。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孫亞華大年初二到光明區公明街道、龍華區福城街道送防護物資。他發現,承擔一線防控任務的社區工作者、社工因連續高強度工作,“壓力山大”,同時防護物資也缺乏充分保障。回去后,他連夜寫出《關于加強保障社區“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線工作人員防護裝備配置的建議》提案,從防護補貼、心理支持、安全保護、物資保障四方面給出具體建議。提案第一時間被立案,深圳市委、市政府于正月十五向一線社區工作者和社工發出慰問信,落實提案建議。
2022年,孫亞華到廣西百色調研“社會服務機構賦能鄉村振興”時了解到,深圳派出的對口幫扶人員工作任務重、難度大,因疫情駐點工作時間更長,一年半載回不了一次家,有的工作人員家庭關系緊張甚至破裂。于是,孫亞華提出《關于關愛深圳對口幫扶一線工作人員的建議》提案。很快,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市委組織部對提案進行答復:讓“數據信息多跑路,派駐干部少跑腿”;將心理健康作為幫扶干部培訓重要課程,每年為幫扶干部提供免費體檢,為駐鎮幫扶村干部購買綜合保險;完善援派干部人才生活補助和休假制度……
2023年,家住龍崗區的孫亞華每天上下班經過羅湖區泰寧花園時,看到小區沿街路邊有大大的綠地,卻沒有休閑設施;行車道狹窄且人車混行,有安全隱患。不少當地居民也希望:“出門就有小公園、運動休閑場地,行人的安全更有保障。”于是,孫亞華進一步調研,向各方征求意見建議后,提交了《羅湖區泰寧花園沿街綠化帶提升》社情民意信息。不久,市政協提案委調研組就該主題進行“身邊事好商量”現場協商,市、區政協委員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社區工作站代表、居民代表等參加。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當場展示了概念性方案設計,表示將實現1.2公里的綠色廊道貫通,同時為市民提供一個家門口的休閑場地……
立足深圳這座城市,孫亞華一直希望自己從事的社會工作能夠在民生建設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深圳的社會工作發展在全國一直是排頭兵,深圳社會工作發展的每一步都將引導整個行業的方向,這次全會,我將就深圳社工立法提交提案。”孫亞華的履職目標越來越堅定且清晰:“我是一名身處基層的政協委員,百姓民生就是我的‘大事業’。”
編輯:李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