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150萬千瓦“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綠電(氫)進京”項目點亮了北京萬家燈火……在首都北京,一場“京蒙百企情 金秋北京行”京蒙產業對接大會引人注目,兩地60余家企業現場簽約,數額達908億元……這些僅是京蒙協作“產業合作倍增計劃”成果的一個縮影。
自京蒙協作 “產業合作倍增計劃”工作開展以來,北京、內蒙古自治區兩地深入落實《京蒙協作“十四五”規劃》,立足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密切配合、同向發力,不斷深化產業協作,有力推動北京市相關產業向內蒙古梯度轉移,一大批北京市優質企業到內蒙古投資興業,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天蒼蒼、野茫茫”,藍天白云之下,廣袤內蒙古大地資源稟賦。“糧倉”、“肉庫”、“奶罐”、“絨都”是內蒙古的亮眼名片,“風電”、“稀土”、“光伏”是內蒙古的代名詞。站在草原望北京,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更具有獨特資源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完善東西部結對幫扶關系,拓展幫扶領域,健全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加強產業合作、資源互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動員全社會參與,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這其中蘊含了對東西部協作發展的切切期望。對于京蒙兩地來講,這是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更是字字千鈞的任務。立足資源優勢,找準發展方向。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京蒙協作,京蒙兩地黨委政府實施啟動六個“倍增計劃”,兩地政協牽線搭橋、全力助推,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京蒙協作“產業合作倍增計劃”成為了共促兩地協作的具體“路線圖”。翻開《“產業合作倍增計劃”方案》,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努力目標和工作任務。“五個不少于”的目標、“七項重點任務”、“三項保障措施”,幾個數字代表了京蒙兩地協作產業發展的雄心壯志,背后更是京蒙兩地切實有效的行動。 “京蒙協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把考察情況向市委報告,按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的思路進一步豐富助力京蒙協作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內容。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譜寫京蒙協作發展新篇章,為新時代京蒙協作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在落實《“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框架協議》工作機制座談會上,北京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魏小東為進一步深化“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工作提出了意見。 京蒙兩地山水相鄰、人文相親,協作共贏已經成為兩地合作新的主題,兩地協作單位強化統籌協調,開展務實合作,北京市政協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共同發揮優勢,積極引導兩地相關機構參與協作,在推進“京蒙協作”工作上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自治區政協將一如既往地做好牽線搭橋工作,盡力協調解決一些困難和問題,助力落實好東西部協作各項任務,推動京蒙務實協作實現量、質、效的全面提升。”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延昆在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助力內蒙古鄉村振興會議上表示。2023年6月12日,京蒙兩地國資委在自治區政協舉辦工作座談會,并舉行京蒙兩地國資委戰略合作框架簽約儀式,京蒙兩地相關部門負責人與企業負責人積極交流、共同謀劃,達成了將京蒙兩地協作推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共識,從加快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綠色清潔能源生產輸出基地、產業園區上共同發力,京蒙協作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內涵進一步深化,成果進一步鞏固。 2023年6月之初,受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延昆委托,自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羅志虎帶隊到北京市政協與北京市政協辦公廳、經濟委,市發改委、市支援合作辦負責同志交流座談,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安潤生帶隊到北京市工商聯就招商引資、京蒙協作相關工作進行了對接。同月中旬,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曾勁帶領北京市支援合作辦相關負責同志及北京9家大型企業來到內蒙古考察并召開座談會,兩地政協圍繞立足資源優勢,用好京蒙協作平臺,不斷推進兩地產業發展深入交流,有力助推京蒙協作產業倍增計劃落實落地。 6月的內蒙古草長鶯飛、綠意盎然,“產業倍增計劃”的發展勢頭也愈發強勁,在京蒙兩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全力落實下,在京蒙兩地政協的協作助推、積極配合之下,“產業倍增計劃”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2023年4月26日,內蒙古與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合作成功舉辦東方甄選錫林郭勒專場直播,2個半小時的直播中33款產品成交3.2萬訂單,銷售額達360萬元,錫林郭勒羊等內蒙古優質特色產品走向千家萬戶。依托產業合作倍增計劃,內蒙古充分釋放“糧倉”、“肉庫”、“奶罐”、“絨都”潛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壯大,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保障北京市消費市場需求,產業基礎設施、物流倉儲、營銷銷售等環節功能不斷完善,“全鏈條”發展能力有效提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京蒙兩地黨政共同關注的主要任務,也是兩地政協發揮好助推作用的重點議題。在京蒙協作之下,兩地以綠色發展為目標,共同推進開展了渾善達克沙地光伏生態修復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融合基地(綠電進京)、京能集團承建的涼城150萬千瓦風電光伏項目、烏蘭浩特5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京東方能源集團蘇尼特右旗20萬千瓦牧光儲綜合示范項目建設,積極鼓勵支持北京和內蒙古兩地企業共同建設清潔能源項目71個,將更多綠電綠氫送到首都。 走進“中國云谷”和林格爾“東數西算”綠色算力中心,綠色電力在這里轉化為綠色算力,聚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和林格爾積極與北京大數據科技研發公司合作,建立數據資源交易機構和數據開發利用平臺,發展數據加工處理、分析應用、流通交易等產業,這是和林格爾乘著京蒙協作東風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一次“轉型”,大數據產業園、軟件和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在這里拔節生長,這也是產業合作倍增計劃的一個亮麗品牌。京蒙兩地協同助推產業提檔升級,依托內蒙古稀土資源稟賦,發揮北京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優勢,在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領域開展合作,推動稀土領域技術成果合作意向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構建了數字經濟發展新體系,數字經濟規模體量和貢獻率持續提升。 2023年6月13日,北控集團、北京建工集團、首農食品集團等企業到內蒙古赤峰市考察,在自治區政協牽線搭橋下,赤峰市委、赤峰市政府同北京市國資委就加強交流深化合作進行會談。這次會談將“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的項目更進一步落實落細,助推了兩地全方位合作,簽訂了多個戰略合作協議。“首農、中糧、奧倉等48家北京企業相繼落戶赤峰,企業投資到位金額達到48億元,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3年3月,在自治區政協舉辦的“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工作座談會上赤峰市政協主席蘇雅勒其其格介紹道。產業合作倍增計劃帶來的“強勁引擎”可見一斑。自產業合作以來,內蒙古大力承接北京產業轉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量身打造投資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導更多北京優質企業落戶內蒙古。2023年新落地和新增投資的北京市企業已有114家,實現投資148.0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14.8倍,投資額較2022年增長2.09倍。 在產業園區的帶動下,自治區高質量發展將再上新臺階。圍繞內蒙古重點產業集群,京蒙兩地重點推進設施農牧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產業園區共建。積極探索“北京企業+內蒙古資源”、“北京總部+內蒙古基地”、“北京研發+內蒙古制造”等產業園建設發展模式,雙方投資共建產業園區72個,實現所有幫扶旗縣全覆蓋,產業園區已成為各脫貧旗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農畜產品銷售離不開冷鏈物流“護航”,內蒙古實施34個農畜產品產地冷鏈物流設施節點布局、服務網絡和支撐體系項目,積極對接北京等前置倉建設,加快推動巴彥淖爾、呼和浩特、通遼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運營,農畜產品末端冷鏈設施設備應用和改造有效提升。類似于冷鏈物流設施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合作中的重要一環,在產業相對集中的發展區,水、電、路、通訊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成為了內蒙古產業發展的穩固基礎。 2023年7月,北京市黨政代表團赴內蒙古自治區,結合主題教育,就深化京蒙東西部協作進行交流對接。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東西部協作工作座談會上講到“新征程上,北京將帶頭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將京蒙協作作為分內之事和應盡之責,堅持首善標準,加大協作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深化京蒙協作,保持京蒙協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共同譜寫攜手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京蒙篇章”。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代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北京市長期以來給予內蒙古的鼎力支持、對中央指導組給予京蒙協作的關心表示了衷心感謝并表示“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完成“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辦好這兩件大事,我們非常有信心,自身要不懈努力,同時也非常渴望繼續得到北京市的大力相助……借助京蒙協作這個好機制、大平臺,在協作抓好鄉村振興的基礎上,推進京蒙全方位合作,實現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不斷深化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借助京蒙協作的優勢力量,自治區要在產業發展中闖新路、進中游,在新時代產業發展賽道上跑出“內蒙古速度”,還要在深化協作持續上發力。京蒙兩地政協作為助推京蒙協作的重要力量,也將進一步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上下功夫。 下一步,在北京和內蒙古兩地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全面深化京蒙協作框架協議》等要求,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將同北京市政協一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建立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為企業牽線搭橋、尋找商機,持續開展“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系列活動,深化各領域合作,將京蒙消費幫扶、產業協作覆蓋范圍從現有7個重點協作盟市拓展到全區,常態化精準對接兩地優勢資源和潛在需求,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我區。同時,做好后續跟蹤、協調、服務等相關工作,努力為首都提供更多的“綠電”、“綠品”,吸引首都更多的資源和要素參與內蒙古開發建設。繼續開展“京蒙百企情”等系列活動,力爭“產業合作倍增計劃”取得更大突破,助力自治區譜寫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劉若君,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理論宣傳處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