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政協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新聞動態
這場分組討論,滿滿“理工風”
1月3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八組分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來自九三學社、科技和特邀界別的委員們,大多出身理工專業,或長期身處科研一線,或從事科技創新相關工作,深知海淀區科技發展的所需所急,更了解制約其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
“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迫切需要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支撐。不斷加強人才培養,補齊人才短板,是當務之急。”海淀區政協委員王茹將目光聚焦到人工智能發展上。她認為,應當充分發揮政產學研各自優勢,推動打造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共同體,為企業和高校搭建平臺,建立定期溝通交流機制,推動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自主培養,為海淀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落實落地、開花結果。
同樣關注到這一問題的海淀區政協委員張劍慧表示,應當充分利用海淀區科技大區優勢,加強校企合作。“應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更好地開展合作。另外,科研儀器設備和實驗場所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專業機構,建議能夠建立合作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儀器預約、檢驗檢測等科技創新服務,提升科技資源使用效率。”
不光立足自身所長、提出真知灼見,委員們也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履職主線,瞄準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開展廣泛協商。
“我們是不是可以將我們在科技、經濟等方面的特色優勢經驗推廣到全國其他地方?”海淀區政協委員崔凱說,以科普為例,海淀區是全國范圍內的科技創新和科普資源高地,應深入挖掘新時代海淀區科技創新典型案例和“兩翼齊飛”典型人物,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等渠道廣泛宣傳,在北京市乃至全國范圍內推廣海淀區科研和科普工作的模式和經驗。
崔凱還表示,政協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委員們不但可以通過參政議政助力海淀高質量發展,甚至能夠輻射到更大的國家發展戰略之中,這也是政協委員的責任。
天色漸晚,華燈初上。會場上,“理工科”委員們的討論還在繼續。(記者 韓月 王亦凡 魯雅靜 汪凱 許義甫 信鑫)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