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藝文
在書寫自我的故事中完善自我
人們在童年時期的主要觀念(例如道德感、倫理規(guī)則)通常都是以片面的方式接觸到的。對于那些注定要離群索居的人來說,倫理學說是不可理解的,也是毫無意義的。只有當我們考慮到社會和他人的權(quán)利時,道德觀念才會出現(xiàn),才有意義。不過,在審美感覺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要證實這個觀點有點困難。即使在藝術(shù)王國,我們也會看到一種普遍的、一致的模式,其根源是我們對于健康、力量和正確的社會發(fā)展等的理解。當然,藝術(shù)的界限彈性較大,藝術(shù)也為個體的趣味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不過,總的來說,藝術(shù)、美學也遵循著社會方向。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人是社會的人。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人們在童年時期的主要觀念為什么是以片面的方式接觸到的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兒童的生活世界是“片面的”,他們的社會化程度受父母和家庭社會化程度的影響,他們對于道德和倫理規(guī)則的認識,也受到父母和家庭的制約。只有當他們來到一個真正的相對平等的場域,一個離開了父母呵護的背景,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體驗權(quán)利、責任和義務的時候,道德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才真正發(fā)揮作用。阿德勒舉例說,即使在審美和藝術(shù)領(lǐng)域,雖然“為個體的趣味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有著更強的個體性,但是仍然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英國學者博克在《論崇高與美兩種觀念的根源》中提出并且論證了這種“社會性”,認為美基于積極的快樂,崇高基于痛苦的消極的快樂,而快樂和痛苦的觀念本來歸結(jié)于自我保存和社會性。只有社會性,才是人的本質(zhì),也應該是教育的著力點。
觀察孩子偏愛什么類型的書籍也非常重要,例如,他們是喜歡小說、童話、傳記、游記還是客觀的科學作品?!瓰榱似胶庥泻Φ挠绊懀梢圆扇∫韵率侄危鹤尯⒆訛楹猛榈慕巧龊脺蕚洌c父母建立友好關(guān)系。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費爾巴哈曾經(jīng)說過,人是他自己食物的產(chǎn)物。其實,人的精神成長也與他的精神食物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閱讀的高度決定精神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可以說:讀什么書成為什么人。因此,觀察孩子正在閱讀什么書籍,以及為孩子盡可能選擇和提供好的書籍,就顯得非常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介紹,他從當教師的第一天開始,就操心這樣一件事情:不使一本壞書落到孩子手中,使孩子生活在已經(jīng)成為本民族和全人類文化瑰寶的那些饒有興味的作品之中。他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因為一個人一生中閱讀的書籍是有限的,“在兒童時代和少年的早期,必須細心選擇讀物。哪怕孩子讀得不多,可是要讓每本書在孩子的心靈和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他多次反復閱讀,不斷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精神財富?!卑⒌吕找碴P(guān)注到兒童的閱讀問題,一方面,他提出要關(guān)注那些閱讀量大大超過正常兒童的孩子,其中可能有一些是因為“缺乏勇氣”,希望“通過閱讀來增加力量”的人;另一方面,他也特別關(guān)心兒童讀什么書籍的問題,如何防止孩子讀不合適的圖書等。所以,他提出了三條具體建議:一是讓孩子為好同伴的角色做好準備,即為孩子尋找好的朋友與同伴;二是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教育;三是與父母建立友好關(guān)系,即父母要更多關(guān)愛孩子,多陪伴、多交流,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才是最好的教育。
整體人格內(nèi)在于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同時每一個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個體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不過,他既不是完美的畫作者,也不會對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具有完備的認識。他只是一個極易犯錯誤和不完善的存在。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在阿德勒看來,如果把每個人視為一幅畫作,那么這個人既是一幅原作,又是這幅作品的作者。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不斷書寫中的故事,而每個人又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有的人能夠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一部傳奇,有的人則寫成了一個平庸或者荒唐的故事。所有故事的書寫過程之中,固然有各種各樣的難以預料的因素,但終歸取決于書寫者本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人,都具有唯一性,他的人格具有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這種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造就了一個人的整體人格,也塑造了每一個特別的個體,決定了這個人如何創(chuàng)造自己的作品,書寫自己的故事。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正如沒有絕對完美的畫作。每個人都是一個“極易犯錯誤和不完善的存在”,成年人尚且如此,兒童更無例外。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知道只有他自己才是自己的塑造者,要知道沒有完美的孩子,要幫助他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