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會議新聞
面對新能源設備規模化“退役”——
落實責任打通綠色閉環“最后一公里”人民政協網11月11日電(記者 王碩)“我們這次調研,所有參與人員一致認為,這個主題非常重要、及時?!痹谌珖f11月10日召開的“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代表調研組介紹情況時表示,面對即將到來的光伏、風電設備規?;艘?,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快速發展帶來的動力電池退役等問題,推進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迫在眉睫;要盡快完善回收利用政策法規體系,壓實市場各方主體責任,推動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新能源發展。在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由于使用壽命限制以及技術更新換代,一大批新能源設備將批量“退役”。這些設備中,蘊藏著大量的戰略性再生資源;但同時如果處理不當,也會產生大量固體廢物和危險廢棄物,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會上提供的一組數據勾勒出形勢的緊迫性與嚴峻性:早期動力電池使用壽命約8年—10年,“十三五”退役量約9.9萬噸;預計2023年、2025年當年將分別達到22萬噸、38萬噸;在光伏和風電方面,預計“十四五”“十五五”中后期將迎來光伏規?;艘邸?/p>
為開好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議題組織了一系列調研。調研組發現,面對即將來臨的規模化退役,還存在“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經營主體責任未落實、技術標準水平偏低、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其中“由誰來承擔回收責任”成為委員們交流的重點。錢智民認為,應該明確由發電企業作為新能源設備使用者,承擔綠色產品采購責任,在設備退役后,承擔合規處置責任;由回收利用企業承擔規范化生產和安全環保責任。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利文提出,可明確將組件資產所有者作為回收主體;同時建立數字化溯源管理體系,通過組件全生命周期的追蹤溯源和數字化管控,為實現回收的綠色閉環提供有力的監管和服務保障。
“讓資產所有者落實主體責任,更符合我國固廢污染防治法規定的‘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睆埨慕忉屨f,隨著溯源體系建立和法律法規的約束,讓資產所有者回收比生產企業更容易“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曾毓群是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據他調研了解,如今市場端收集的退役動力電池多是以拍賣、“價高者得”的方式進行銷售,造成大量退役電池流入難以管控的“小作坊”企業。為此,他建議,“一方面應參照鉛酸電池管理經驗,將廢舊鋰電池納入危廢管理,確保去向可控并得到安全規范處置;另一方面,可參照歐洲管理體系,讓汽車生產企業或其授權的售后服務網點負責車輛維修環節的退役電池收集,汽車報廢拆解企業負責車輛報廢環節的退役電池收集,再由他們將收集到的退役電池轉交給電池生產企業。”
“加快建立退役光伏組件回收利用體系,既是我國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必然選擇?!睆埨木唧w說的是光伏,但反映的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共性?!跋Mㄟ^我們的建議,助力打通新能源產業鏈綠色閉環的‘最后一公里’?!?/p>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