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政協主席面對面
縣級政協如何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看浙江省海寧市政協給出的答案
在長三角杭嘉湖平原的南緣,錢塘江的北岸,坐落著浙江省嘉興市下屬縣市——海寧市。海寧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學大師王國維、詩人徐志摩、小說家金庸等100余位海寧人影響著中國。這里又是產業興盛之城,皮革、經編、家紡、泛半導體、生命健康、智能廚電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近年來,海寧市政協吹響“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號角,高質量推進協商議政工作,立體化開展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在提升基層履職質效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近日,海寧市政協主席周紅霞做客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政協主席面對面》欄目,就海寧市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給出了“海寧答案”。
記者: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年以來,海寧市政協都開展了哪些重點工作?
周紅霞:今年以來,海寧市政協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按照嘉興市政協提出全力打造“爭當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排頭兵”的實踐高地和建設“同心政協、實干政協、數字政協、書香政協、活力政協”的目標任務,結合海寧政協實際,重點抓好幾方面工作:
第一項是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抓黨建過程中:一是優化完善黨組工作機制。修訂完善《黨組工作規則》,審議年度協商監督計劃,并對“2+6”協商的組織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優化完善政協黨組成員聯系民主黨派委員活動小組、聯系黨員委員、無黨派人士和民宗界委員等機制。二是突出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落實“兩個覆蓋”要求,堅持政協履職活動開展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三是發揮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下發《新時代發揮政協中共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實施意見》,要求黨員委員帶頭,努力成為“兩個維護”的模范、履行職責的模范、合作共事的模范、發揚民主的模范、求真務實的模范、廉潔奉公的模范。
第二項是高質量推進協商議政工作。今年協助市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協商 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縣域實踐高地的實施意見》,以市委文件形式對協商議題確定、活動組織、成果運用和反饋等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進行明確。強化“1+2+6+X”協商議政體系,規范選題定題流程,擬定年度協商監督計劃草案,經市委審定后下發,目前已完成1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3場“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27場“X”協商。
同時,持續深化“2+4+12”民主監督體系,形成了三級政協聯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主席會議視察監督、派駐部門民主監督同步推進的多元化工作格局。
第三項是立體化開展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首先是強化工作統籌。由主席、副主席牽頭,各專委會聯系指導,對委員工作室、界別服務隊、界別“圓桌會”的工作進行梳理,年初即對活動開展、力量安排、功能定位等統籌安排,既錯位互補又相互促進,實現效果最大化。其次是推動工作提升。通過提檔升級推進標準化、特色化、數字化建設,建成委員工作室44個,并建立星級爭創機制、實行動態管理。最后是抓好工作創新。今年我們在總工會大樓新建啟用了界別服務中心,迭代升級打造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和政協機關服務界別履職的“總部”和“樞紐”。
記者:近年來,海寧市政協在加強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都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什么成效?
周紅霞:我們著力打造了“一室一隊一協商品牌一中心”的立體通道:
一是提檔升級委員工作室,搭建連接民心的一線橋梁。制訂《關于深化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的實施意見》,按照區域全覆蓋、服務有特色、方便群眾上門的原則,率先建立12個鎮(街道)委員履職小組集體委員工作室,上線17家委員工作室,界別群眾掃“碼上商”24小時向工作室咨詢問題、反映建議、尋求幫助。目前44個委員工作室提供特色服務項目85個。
二是創新組建界別服務隊,聚合解民憂的政協力量。針對界別群眾實際需求,立足界別自身優勢和資源,通過“委員+專家”等模式組建服務團隊、謀劃服務項目,提升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持續推進界別“圓桌會”,擦亮聚民智的協商品牌。在依托“民生議事堂”協商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同時,我們創新打造了界別“圓桌會”協商品牌,將18個界別組成6個聯組,聯組內界別輪流牽頭,每年確定一個界別群眾關注的課題開展協商,近四年來共開展協商活動27場,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推動界別群眾的意見建議進入黨政決策視野,助推相關問題的解決。
四是創新打造界別服務中心,建設惠民生的綜合陣地。新的界別活動中心占地300多平方米,明確了服務全市大局、服務界別群眾、服務委員履職的三大定位,集成“學習、協商、服務、黨建、展示”五大功能。實行界別周輪值制,每個界別每年輪值活動不少于1周,輪值界別結合年度工作安排,積極開展界別“圓桌會”課題學習、調研交流、民主監督等活動。
記者:目前,縣級政協工作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海寧市政協采取了哪些做法來破題?
周紅霞:從當前情況看,我認為縣級政協工作最大的問題是履職的高質量問題,具體表現為工作統籌不夠、履職鏈整合不夠、成果轉化不夠。
為了提升履職質效,海寧市政協注重樹立系統化、集成化的思維,做好“聚”的文章:
一是聚焦各方關注選題定題。堅持“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原則,找到黨政部署的中心工作、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政協力所能及的結合點,通過黨政點題、群眾出題、委員薦題、政協選題確定年度協商計劃草案,綜合考慮了黨政、群眾、委員、政協等各方因素,既控量又提質,確保力量不分散、主責主業不偏移。
二是聚焦力量整合打通履職鏈。組織引導委員全履職鏈申報年度履職項目,今年委員自主申報年度履職項目835個,委員圍繞一個課題,從政治學習、課題調研、現場協商、建議辦理“回頭看”到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全履職鏈參與,把一件事做深做透。同時按照《協商議政質量標準及評價辦法》組織開展質量評價,不斷提升履職質效。
三是聚焦成果最大化暢通渠道。“民生議事堂”建立了“三聽三轉”機制,通過“三位一體”聽民聲、“協商驛站”聽民聲、界別群眾中聽民聲,將群眾意見建議轉化為協商建議、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以及服務項目,并與6次專題協商聯動,將民意在更高層面的協商中轉化為建議。其他協商活動在提出協商建議的同時,也引導委員繼續深入調研,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并組織有資源、有特長的委員針對調研協商中群眾提出的需求開展服務界別群眾活動,從而將協商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服務界別群眾有機結合,實現乘數效應。
總策劃:譚明悅
總監制:李木元 解艷華
統 籌:李 宏 鮑蔓華
監 制:宋寶剛 康 亮 韓 月
記 者:位林惠
后 期:李玉禎 王恩澤(實習)
攝 像:張 平(海寧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