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戰場上的承諾
我的父親叫浦紹林,是云南宜良人,1950年10月,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0軍赴朝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他當時任50軍148師443團3營4連指導員,參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和守衛西海岸戰斗。在第四次戰役的帽落山阻擊戰中,父親結識了447團3營副營長戴汝吉伯伯。父親在后半生,常常給我講起他們在戰場上結下的友誼:
1951年1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打響,父親所在的50軍奉命在漢江南岸、水原城以北的白云山區阻擊企圖奪回漢城的美軍。父親堅守的帽落山陣地與白云山西側的白云寺僅一條公路之隔。美軍依仗著飛機掩護,坦克攻擊,步兵輪番進攻,堅守白云寺陣地的447團八連陷入危急之中。2月1日,戰斗正緊張進行著。堅守白云寺的447團3營副營長戴汝吉帶著幾個人匆忙來到浦紹林堅守的帽落山陣地上,一到陣地就高聲喊道,要找陣地最高指揮員。浦紹林接到通信員報告后,趕緊過去,看到一位滿臉胡子拉碴、渾身泥巴的人,穿著破了很多洞的大衣,露出的棉花黑白不一。
那年,浦紹林年僅21歲。戴汝吉早年畢業于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五分校,長春起義時就是上尉副營長。他見來人像個娃娃,就問:“你們連干部呢?”
浦紹林回答:“連長受傷,副連長犧牲了,我是指導員,有什么事,你盡管說。”
他看了看浦紹林,亮出了身份說:“我是447團3營副營長戴汝吉。”“上級要我組織兵力依托你們陣地,對白云寺突入之敵實施反擊。”
“有什么要求?”浦紹林問。戴汝吉說:“向你們借挺機槍,再給些子彈。”
浦紹林沒有任何猶豫,說:“機槍不借,我要送給你,你要一挺,我給你兩挺,再送兩箱子彈。”
戴汝吉聽完,又說:“我反擊時,你從側面組織火力支援我一下。”浦紹林堅定地說:“沒問題。”
這時,戴汝吉聽到浦紹林的承諾后,身心有所放松。但又神情嚴肅地對父親說:“如果我犧牲了,請代我向上級報告:就說我戴汝吉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對得起祖國人民。我不是黨員,但我要求組織上在我犧牲后,追認我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浦紹林聽后,對他說:“只要我活著,一定辦得到!”這是一個為保家衛國,在血與火的戰場上,用生命對不懼死亡戰友的承諾。
說完這些話后,就在戴汝吉轉身的剎那間,浦紹林發現他眼角噙著一汪晶瑩的淚花。
浦紹林關切地問道:“你沒吃飯吧?”“兩天沒吃了。拿下白云寺再吃。”戴汝吉說完要走。
浦紹林一把拉住他說:“不行,不行。不吃飯我不給你機槍。”浦紹林按住他說:“我這兒有炒面,還有水。你用水和上炒面吃,就不噎嗓子了。你知道我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嗎?是通信員把雪裝進水壺里,再放到朝陽的地方讓太陽把雪曬化。”戴汝吉看了他一眼,也沒說個“謝”字,先把沾滿泥巴的雙手在滿是泥巴的棉大衣上擦了兩下,就抓起一把炒面放在左手心上,倒上點水,用沾有火藥味的手和巴和巴就塞進嘴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炒面,然后帶著“借來”的機槍和兩箱子彈返回了陣地。
半小時后,戴汝吉率部隊反擊,浦紹林帶領全連緊密配合,一舉奪回了白云寺陣地。
在這次帽落山阻擊戰中,浦紹林和全連士兵奮戰8晝夜,在連長、副連長先后負傷和犧牲的情況下,獨自組織指揮戰斗,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擊,全連148人,只剩下28人仍守住陣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戰后,浦紹林所在連隊被上級授予“能攻能守第四連”的光榮稱號,個人榮立大功一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和朝鮮人民軍軍功章各一枚。
在奪回白云寺戰斗之前,1月25日,戴汝吉帶8連打入敵人心臟,并率18勇士,夜襲水原城,搗毀了敵指揮部,全殲美軍憲兵一個排,毀敵車七輛,迫使美軍撤出水原城,立下卓著戰功。在奪回白云寺后,2月3日,在堅守白云寺戰斗中他身負重傷,被送回錦州治療。4個月后他又重返朝鮮前線。當年,《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跡。為此,志愿軍總部授予他“人民功臣”“戰斗英雄”稱號。他還榮立記大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三級國旗勛章”。
從此,浦紹林和戴汝吉兩位云南人成了更加親密的戰友,兩家也成為世交。1961年,戴汝吉轉業到黑龍江省綏棱縣工作。晚年回到家鄉云南麗江,他把平時節儉積累的工資,捐給故鄉母校——義尚小學。他去世后,1983年12月11日,麗江市人民政府將義尚小學命名為“汝吉小學”,并在校園內建亭立碑,以紀念這位納西族的英雄。
(本文作者為浦紹林的女兒)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