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張謇的“一兄一友兩弟子”

2023年05月18日 10:58  |  作者:黃正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微信截圖_20230518105726

張謇(左二)與摯友的合影

張謇的事業從大生紗廠、通海墾牧公司、通州師范學校起步,先后拉開了投身工業、農業以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恢宏序幕。張謇的事業有賴于“一兄一友兩弟子”,兄指三哥張詧,友為沈敬夫,兩弟子即指江知源和江謙。

張詧:百年兄弟老逾親

張謇在南通創辦規模巨大的企事業最離不開的一個人,那就是其兄張詧。張詧在家排行老三,張謇是老四,張詧是張謇的三哥,兩人只相差兩歲。

張詧捐官在江西任職。臨時借調在京城時,曾與父親共同力勸張謇參加1894年恩科考試并榮獲狀元。張謇在南通辦廠、辦廢灶興墾、辦教育等一系列事業,人手缺少。在張謇“力勸引退”下,1904年,張詧終于回到南通,開始襄助四弟施展宏大抱負,踐行棉鐵主義和村落主義。

據張謇唯一兒子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一書中回憶:這二三十年間,我父創辦實業、教育、地方自治,都是伯父贊助一切。大概我父對外,伯父對內,我父規劃一件事的大綱,他就去執行;或者我父主持大計,他去料理小常。所以,我父三十年聲名,事業的成就,伯父很有贊襄的功勞。

大生紗廠辦成后,張謇又創辦墾牧公司。從其時的呂四港到南通轄地,從鹽城沿海所屬地區再到連云港陳家港,六七百里長、100里寬的南黃海沿岸,廢灶興墾。在1.2萬平方公里的灘涂上,光與張謇、張詧直接關聯的農墾公司就有20多個。一兩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發動起來才能辦成大事。第一家墾牧公司——通海墾牧公司由張謇直接主辦,自任經理。第二家大有晉鹽墾公司、第三家大豫墾牧公司則由張詧領銜任經理,而更多的墾牧公司則是在他倆引領和影響下由他人具體承辦。

張謇創辦學校后,張詧也追隨四弟興辦了多所學校。張謇主持地方建設事務,張詧也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可謂張謇最為得力的助手、大生資本集團的主要骨干。應當說,其時南通的一系列事業當然離不開主導者張謇,也離不開作為極其重要助手的張詧。張謇去世13年后的1939年,張詧去世,大生事業才由張詧兒子張敬禮為主執掌。

張詧、張謇兄弟倆因人生經歷、視角、性格諸方面有異,意見不同亦乃常情,可終是難得兄弟友愛之情。張詧70歲生日時張謇曾作詩云:生自田家共苦辛,百年兄弟老逾親。兩人兄弟相長、彼此珍視、合作甚篤,一內一外、分工明確、配合默契,遇到矛盾時也是以大局為要、事業為重。如此精誠合作的兄弟檔,也正是張謇作為狀元企業家干出如此大事偉業的重要緣由之一,也是社會活動家的張謇能抽身投入不斷演進的政治活動的條件之一。

沈敬夫:“廠事悉賴沈君敬夫維持掙扎”

沈敬夫是南通關莊布巨商,任大生紗廠進出貨董,是張謇創辦大生紗廠的主要合伙人,也是該廠最初幾年中僅次于張謇的核心人物。

沈敬夫之所以能成為張謇創辦大生時的主要合伙人,一是紗廠發展可以促進沈敬夫大量經銷關莊布;二是兩人在減厘和增學額、請拔貢中已經結成了深厚友誼。

張謇最早為大生紗廠籌股時,組織了“通滬六董”的籌建班子,其中包括滬董、通董各三人,通董都是花布商人,沈敬夫便是通董之一,在整個籌建過程中也最為得力。張謇曾感激地在《致沈敬夫舊牘跋》中寫道:“所倚以為建紡廠者,獨一敬夫”。

在紗廠從籌辦到出紗的關鍵時期,張謇除為籌股、開廠在南通與上海之間疲于奔波外,1895年到1901年還執掌江寧文正書院,一度又進京銷假三四個月,“廠事悉賴沈君敬夫維持掙扎”。在危難中,沈敬夫堅持將大生機器全部安裝完畢。兩人主要靠著書信聯系,“殆無十日半月不通訊”。正當紗廠即將辦成卻苦于缺乏流動資金時,無可奈何的張謇,每天晚間只有和一二好友在大馬路泥城橋一帶徘徊。后來還是沈敬夫來信極力勸說,張才回到家鄉。兩人商定了背水一戰的策略:“盡花紡紗,賣紗收花,更續自轉,至不能有花紡紗,到停車而閉廠,以還股東”,冒著危險一舉成功。對此,張謇曾在日記中對沈敬夫深表感念。大生紗廠開車后,資金一度極為緊張,是沈敬夫挺身而出,愿以自己所經營的同興宏布莊全部資力接濟大生。

沈敬夫可謂杰出的“鄉里精英”,“忠坦”公正且“勤勉”,威信極高。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寫道:我父辦紗廠開始艱難,終久成功,贊助最力的,要推沈燮均、蔣錫紳、林世鑫、高清諸公,而以沈公為最共肝膽。

遺憾的是,后因與同事不和,沈被迫從紗廠引退,自營布業卻再次名震其時的奉、吉、黑三省。1905年,張謇在致農工商部大巨載振的信中曾說過:“紗油諸廠,昔恃一友,今恃一兄;開墾、興學,此恃一弟子,彼亦一弟子;外此非無謹篤穩慎之儔,要皆腹背叢毳之任。”首先點到的是“一友”,即為沈敬夫。

有趣的是,至宣統二年(1910年),沈敬夫之長孫沈燕謀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留學,從事農業化學研究,6年后回國到大生紗廠任職,擔任過大生八廠考工所長,并兼任紡校教授。張謇視之為后起之秀,曾叮囑兒子張孝若:燕謀戇直習性像他祖父,而他忠實的美德也像他祖父,我很希望他扶助你,也像我和他祖父一樣。上輩情緣,兒孫接續,成就又一段史話。

江導岷:“臨難不卻之忠者”

紡紗需要大量棉花,棉田需要在灘涂上拓荒開墾出來,張謇很快決意投身墾牧事業。光緒二十七年,張謇在總督劉坤一和放墾大員蒯光典支持下,與湯壽潛等人集資創辦通海墾牧公司,在南黃海邊拉開近代以來大規模鹽墾活動的序幕。

凡艱難之事,需要特別肯吃苦、能吃苦之人。張謇所信賴和倚重的,就是其學生之一的江導岷。

江導岷是張謇主講崇明瀛州書院時的弟子,江寧陸師學堂畢業,任通海墾牧公司副經理。

從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張謇確定籌備通海墾牧公司事宜始,江導岷可謂公司創辦和發展的第一大功臣。

著手開墾之初,張謇巡視規劃,坐的都是小車,“在蘆葦里邊行”,身旁總有江導岷。有一次張謇從老家海門常樂到通海墾牧公司視察,在泥濘不堪的海灘上,張謇一人坐在木制獨輪車上,而步行緊隨其后的正是江導岷。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寫道:在最緊急的當兒,我父在天昏地黑的夜間,帶了江君等到海邊,露立在破堤上,督工拼命地將堤岸加高趕筑。

江導岷一直緊跟著張謇,張孝若描繪的這幅場景就是他倆關系的真實寫照。

通海墾牧公司創辦之初,慕名前來者眾多,然“事勞而俸薄,則不愿留;責重而效遠,則不能留”,一二年后紛紛離開。作為學生的江導岷堅持了下來,居茅舍、食淡飯,開路、辟河夜以繼日。張孝若評說江導岷:我父辦墾物公司,勞苦不辭,始終不去,追隨最久的是江君導岷。誠樸堅毅的江導岷,對張謇尊崇有加,更是言聽計從。從黑發到白發,一直堅持主持著測量、興墾繁雜事務。

張謇曾經在《墾牧公司第一次股東會演說公司成立之歷史》中,追述了通海墾牧公司創建工程最初三年的艱難境況:至光緒二十八年、三十一年之風潮,江君與龔君伯厚、李君伯韞等諸人,皆晝夜守護危堤,出入于狂風急雨之中,與駭浪驚濤相搏。在江導岷等的支持下,濱海荒野上出現了一個六七千人的小社會,張謇內心欣慰自不待言,興奮地譽之“一新世界型”。他希望兒子永不忘記鼎力相助自己艱苦創業的人。1923年,張謇在給張孝若的信中再一次提到:今于友輩中,察得真有休戚相關、臨難不卻之忠者,吳寄塵、張作三、江知源、章靜軒數人耳。江知源便是江導岷。

通泰鹽墾事務所成立后,江導岷主持全所事務,對淮南的墾事貢獻巨大。1922年,張謇在《墾牧鄉高等小學校開校訓詞》中也講道:墾牧鄉自始至今二十年矣,此二十年中,自江知源君以下,早作夜息,晴作雨思,曾無一日之綴息。

深情贊揚江等一群人盡心盡力于墾牧業之勞苦功高。

1924年張謇在《墾牧鄉志》里詳細闡述了通海墾牧公司的歷史和取得的成績后說:“凡此種種設施,謇以二十年心力,得其弟子江導岷率各執事綢繆慘淡,與海潮爭區區二百里之荒灘,成其九萬一千七百六十一畝之田。”以此說明江導岷在通海墾牧中的特殊地位和貢獻。

江謙:師范教育主持策劃最得力

張謇與江謙的交往始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張謇在崇明主持瀛洲書院,偶然看到江謙所擬文稿,嘆為嘉才,隨后招入書院讀書。時過3年,張謇改任江寧文正書院山長,江又跟隨一起前往,并以優異成績畢業。張遂派江謙入學南洋公學。

張謇一生直接、間接舉辦各類學校300多所,除辦學外,還得兼顧國內立憲等社會活動,于是“招謙助校務”,成為張謇教育事業的主要助手,由此也徹底改變了江謙的人生軌跡。

光緒二十九年末(1903年),執教國文課的王國維辭職,張謇立即調江謙承擔起王國維的教學任務,同時又協助張謇處理繁雜的校務。在張謇授意下,江謙代筆撰寫了《師范章程改訂例言》,提出“國家思想,實業知識,武備精神”三位一體的教育方針。后又讓江謙補缺校監理一職,一干就是7年。1914年,張謇在北京民國政府任職,實在無暇顧及通州師范學校校務,江謙又成為代理校長。1920年美國哲學家應邀抵通參觀并演講,他感慨道:“南通為中國建設師范最早之地……其最足印吾心目中者,厥惟師范教育”。為之嘔心瀝血的江謙聽后動容。

至1915年,經張謇師推薦,江謙被任命為在兩江師范基礎上創辦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首任校長,這也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奠定了基礎。今天南京大學的校歌就是由江謙與李叔同創作的。江謙一邊在寧擔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一邊兼著通州師范學校代理校長,可見其對教育事業之忠心耿耿。

張謇對江謙可謂關愛有加。江體質較弱,身體每有不適,張謇總是以長者諄諄告誡:弟病大都本質不富,而耗精神于思慮太多,宜于讀陽明書外,旁覽楞嚴經,外服雞牛汁,從容以熸火,休息以滋水,毋過慮也。

真正是體貼、周到。

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一書中,張孝若這樣評述江謙:我父辦師范教育,主持策劃最得力,學行意識都很優美,而為我父最得意的門人是江君謙。

后來,同晚年信奉佛教的張謇一樣,江謙也皈依了佛教,并重又回到張謇創辦大有晉鹽墾公司的三余鎮,在自家四合院內安靜地念佛講教,此地現辟有“江謙耕讀處”。

張謇去世4年后,1930年,江謙、江導岷共同出資在家鄉修建了江灣中心小學,繼續為家鄉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本文作者為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張謇商業與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5月18日   第 11 版)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