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履職風采
用專業能力挺起委員責任
——訪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獲得者李原園
李原園: 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國際水資源學會主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從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全國水利普查等全國性重大資源環境基礎調查,到攻克水資源開發利用、江河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水環境修復保護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從全國防洪規劃、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國家水網等多項重大水利規劃和國家重要功能區區域規劃編制,到主持多項流域區域水資源調配、江河流域治理、水生態修復治理方案以及重大水工程建設方案設計與論證工作,李原園躬身水利水電規劃與設計研究,一干就是38年。
1月17日,李原園從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手中接過沉甸甸的“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獎狀。這不僅是對他履職能力與成效的肯定,也是對他在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表彰......
黝黑的膚色、花白的絡腮胡,一副太陽鏡、一個雙肩包、一臺專業相機,2019年6月,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塞罕壩精神”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團在河北視察期間,李原園讓記者印象深刻。
“不像是搞水利的,倒像是位設計師?!背跻娎钤瓐@的感受在記者心里一閃而過。
此后三余年間,隨著在京開會和出差調研時見面次數越來越多,李原園在記者心中的形象也越發豐滿起來:很忙,但只要有時間,全國政協的各類參政議政活動他都會參加;低調、話不多,但寥寥數語卻總能說到“點兒”上;多次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作重點發言,做起委員讀書群的群主也相當專業,是涉水領域名副其實的骨干委員和權威專家。
記者還了解到,作為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國際水資源學會主席,李原園也是業界同行口中的“牛人”。他是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他的技術成果被聯合國系統和國際組織譽為國際典范,規劃成果得到政府部門采納,戰略決策和政策意見直接被國家采用,技術方法被轉換為國家和行業技術規范與標準、全國水利技術與管理工作的技術規定、工作細則以及培訓教材。
他在資源環境領域的國家戰略研究、重大科學理論研究、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水治理行動與政策等方面成果頗豐,曾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優秀工程設計獎銀質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獎金質獎、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一等獎等表彰和獎勵。
2022年1月17日,當看到李原園從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手中接過沉甸甸的“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獎狀時,坐在臺下的記者突然意識到,李原園既是“老水利”,也是“設計師”,是開拓了我國水資源水生態學科發展新領域、創建了我國水資源水生態規劃技術體系、引領了我國水資源水生態管理技術政策體系革新的,全身心投入水利水電規劃與設計的行業領軍人。而當厚重的專業功底“遇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委員情懷,更會迸發出耀眼而磅礴的力量。
躬身深耕水利
自1984年從成都科技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畢業后,李原園便一直與水利打交道,長期從事流域水循環、水資源、水生態、水災害等領域理論技術研究,國家資源環境調查評價、重大水利規劃與戰略研究、重大工程規劃設計與技術論證、國家政策研究制定等工作,其間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副總工程師、水戰略研究處處長、副院長等職。
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他主持了兩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全國水利普查等全國性重大資源環境基礎調查評價,摸清了我國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和水風險狀況,揭示了不同類型地區水資源水生態及干旱洪澇的演變規律與成因,形成了一整套國家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風險動態臺賬與信息平臺;開創性地開展了關于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經濟社會生態保護協同發展、流域水循環與河湖水系連通、水資源承載能力、干旱洪澇風險識別與調控、氣候變化適應措施等科研工作,攻克一大批水資源開發利用、江河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水環境修復保護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
同時,李原園還主持了全國防洪規劃、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國家水網等多項重大水利規劃和國家重要功能區區域規劃編制,在水利規劃理論技術方法以及解決水資源開發治理保護的重大技術問題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研究成果,形成和完善了我國的水利規劃技術體系;主持了多項流域區域水資源調配、江河流域治理、水生態修復治理方案以及重大水工程建設方案設計與論證工作,解決了一批流域區域資源環境協同發展、災害風險控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重大技術方案與難題;主持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水利現代化等多項事關水利發展全局的國家重大資源環境戰略與政策研究,成果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的批準并實施。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國際河流的合作開發和協調管理成為許多地區國際區域合作、解決共享淡水資源的競爭利用與沖突、控制跨境水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全球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備受國際社會的重視。
“國際河流爭端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復雜性,而協商談判是解決國際河流問題的首選方式,也是爭端和平解決的基礎。”李原園身先士卒、勇于擔當,出任中方專家組組長、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多項我國與中哈、中蒙、中俄等周邊國家跨界河流技術談判工作,開展國際河流涉外談判基礎性研究;主持和參與我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國外研究機構等大型技術合作項目研究,組織開展有關中國水資源、水環境、水管理等重大課題研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代表政府或以特邀專家身份,參與聯合國系統及亞行、世行有關全球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水生態保護、氣候變化應對、水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評估與談判工作,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權益和發展權益。
躬身水利水電規劃與設計研究,李原園一干就是38年。
李原園委員在小組會上發言
胸懷國計民生
2013年,李原園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8年,他繼續當選,并成為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10年間,李原園積極踴躍參加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農業界別、科協界別以及全國政協機關有關單位組織的各類調研、視察考察、專題研究、協商會議等參政議政活動和讀書活動90余次,作為第一提案人提交提案和意見建議15件,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資政。他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關注民之所盼,圍繞科學規劃水利發展、農業農村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水網建設、保障水安全等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戰略以及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認真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2021年7月20日,鄭州特大暴雨導致的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暴露出防洪體系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也讓李原園開始再次審視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性。2022年3月,他將成熟的思考內容整理形成《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國家水網 筑牢國家安全的根基》提案,提出把國家水網建設納入國家安全和民族永續發展的總體部署中統籌考慮、增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前瞻性、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韌性水網、積極創造條件加快推進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建設、進一步健全有利于國家水網建設的體制機制等建議。
保障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已達到13657億斤,連續十數年豐產,但李原園卻清醒地看到了豐收背后的風險。
“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水根基還很不穩定,一些系統性累積性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糧食生產格局與水土資源的不匹配在加劇,保障糧食持續穩產增產的水利基礎設施存在薄弱環節,保障糧食生產與保護生態協同發展的矛盾也依然突出。”
為夯實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水根基,增強水土資源適配性,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李原園在2022年提交的《關于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水根基的提案》中提出,科學進行水土資源平衡分析和糧食生產布局優化調整。在東北地區,控制遼河流域灌溉面積發展,充分利用松花江及相關地區的水資源,增加農田灌溉面積。在華北地區,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和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實現水資源、土地、糧食、生態協同均衡發展。在西北地區,控制灌溉用水規模,推廣水肥一體化、覆蓋保墑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降低水土流失。而在南方水資源豐富地區,則應穩定適宜地區耕地數量,結合水源工程建設,發展一批高效節水灌區,充分挖掘糧食生產潛力。
李原園的提案很快得到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的回復,部分意見建議在隨后出臺的政策文件中被采納。
2022年,李原園還提交了一份關于強化水安全風險防控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建議: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堤防、控制性樞紐和蓄滯洪區等建設,要注意隱患,強化風險防控;要建立水安全風險責任機制,落實中央地方事權,推動從注重事后處置向風險防控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降低安全風險轉變;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提升動態監測、實時預警能力,全面完善水安全風險防控機制,不斷推進水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科學化、精細化。
這篇《“十四五”規劃中要高度重視水安全問題》最終轉化為當年全國政協常委會上的一篇發言。
“水是生態和環境最活躍的因素,離開了水,一切都無從談起。以前,水利部門開展的工程多是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今后側重的方向肯定是修復和保護。這是一個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水生態文明建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崩钤瓐@如是說。
如何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這也是李原園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水生態文明建設要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的功能、作用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和自然的用水,要把自然因素、環境因素、人文因素甚至文化元素緊密、有機、系統地結合起來,使水生態文明建設能維護生態環境應有的功能,又能發揮對人和社會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還要解決防洪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
用一篇篇有分量提案為水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李原園奮進的腳步越走越實。
發揮專業優勢
2021年7月14日,李原園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專題調研組從北京出發飛赴成都。此后的8天里,驅車近3000公里,深入四川、青海、甘肅3省,德陽、阿壩、甘孜、果洛、甘南、定西、蘭州等地20余個縣(市、區)實地調研。
高強度的日程安排和調研地的高海拔讓他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但他一直在努力堅持。
西線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中問題最復雜的調水線路,各相關方在工程建設必要性、生態環境影響、地質條件、民族宗教影響、水力發電損失、經濟可行性和水價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分歧,導致西線工程遲遲沒有開工建設。70年來的“議而不決”也讓不少人對西線工程的未來產生了懷疑。
西線工程真的是可有可無嗎?李原園斬釘截鐵地說道:“西線工程事關黃河的死活,事關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安全和發展。雖然不能只靠長江來救黃河,但必須先把通道打通,必須調足夠量的水!”他提出要尊重客觀規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審慎論證方案,使西線工程的論證更加科學、環保,確保拿出來的規劃設計方案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調研后,他提交高質量的調研思考總結,成為調研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該調研報告也得到了中央有關領導的批示。
十年間,李原園先后參加“國家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川藏鐵路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飲水安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黑土地保護”等專題調研和視察,深入實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提出建議,參與撰寫調研報告15篇,提交書面意見建議20余篇,其中,針對“水源地保護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形成的意見建議,“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的調研成果,《關于加大白洋淀生態保護和修復,有力支撐雄安新區發展的調研報告》等得到國家領導人或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的批示,有力地推動有關工作落實。
按照汪洋主席關于盯住一個方面、持續發力、長期跟蹤研究的批示精神,李原園積極承擔主持參政議政人才庫研究課題和全國政協民主監督研究課題,系統開展“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與地面沉降治理”有關政策措施研究,組織開展課題研究與活動設計,積極參與組織實地調研和座談研討,開展華北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綜合治理政策研究,在此基礎上召開遠程視頻會議研討,形成常委會大會發言、有關信息和調研報告等重要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水資源、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糧食生產政策和行動的協同發力作出積極貢獻。
此外,李原園還先后參加“加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水污染防治法修訂”“推動落實以水定需”為主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并作重點發言;參加“沿黃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會,并就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專題發言;多次參加人口資源環境態勢分析會,并就國家重大工程暨國家水網建設等問題作重點發言,有關建議等協商議政成果多次被重視采納。
立足專業特長,切實履行義務,積極建言獻策,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李原園在履職之路上發揮出越來越大的骨干作用。
講好水故事
2021年10月9日,全國政協《水利民生》讀書群開群,圍繞“水與國家安全,水與民生福祉”開展學習交流。群主和導讀委員在結合專題分享水情知識的基礎上,有序開展導讀,引導委員們聚焦主題深度閱讀討論。
李原園是《水利民生》讀書群的第七期群主。他任群主期間盡職盡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水利事業發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新時期治水思路”,廣泛聯系相關領域委員和權威專家,組成導讀團隊,培養熱心讀者,探索創新“委員導讀、名家導讀、專題導讀+專題討論與互動研討+每日水情知識分享”的讀書討論模式,營造共建書香政協氛圍,得到了政協領導和委員的肯定和表揚。
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后,李原園努力做好全會精神學習專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時期治水思路專周的組織工作。其間,發布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導讀材料300余份,整理學習資料、委員專家精彩發言集錦155份,六中全會學習體會61份,訪問人數1462人,訪問量高達4萬余人次,在專業類讀書群中排名最前。形成社情民意、讀書簡訊等7份成果,并將委員們在讀書群中圍繞社會發展和民生問題展開的討論,擇要在人民政協報上專題刊發,進一步凝聚學黨史守初心,“我為群眾辦實事”共識。
除了在委員中講好水故事,李原園還結合本人工作實際,通過各類活動,廣泛聯系界別與工作領域群眾,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國家建設成就,努力為新時代新使命凝聚“最大公約數”、繪就“最大同心圓”。
李原園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國際水資源學會主席。
在擔任國際水資源學會副主席和主席期間,他多次出席國際會議和國際水事活動,并作主題報告和主旨報告,積極宣傳中華民族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強調天人合一,正確處理人水關系的生態智慧,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實踐和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他努力宣傳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偉大治水成就和在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廣泛宣介治水領域的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水故事,對推動中國生態文明理念和治水理念、標準、技術、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賞和肯定。
獲評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是對李原園2022年乃至過去十年履職能力與成效的肯定。得此殊榮,他很是興奮。手捧獲獎證書,他心里惦念的還是有關水利的那些事兒:
“‘十四五’時期我國水利改革發展面臨新變化、新要求,對更高水平保障國家水安全、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加快補齊短板,消除薄弱環節,筑牢安全底線,解決累積性問題,提檔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
“要準確把握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思路和重點,以國家水網為統領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進集約節約利用,以解決防洪薄弱環節為重點完善防洪工程體系,以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帶動智慧水利建設。”
“站在新的起點,水利工作要瞄準新征程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抓住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機遇,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讓我國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和水治理管理體系再上新臺階?!?/p>
……
這是一位38年的“老水利”的職業信仰,這是一位10年的“老政協”的委員情懷。 (本報記者 呂巍)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1月19日 第 08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