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傳字輩”的傳奇

2023年01月10日 16:1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1928年青年時期的昆曲“傳字輩”演員在笑舞臺演出合影

1928年青年時期的昆曲“傳字輩”演員在笑舞臺演出合影

沈鴻鑫

有不少觀眾是從昆劇《十五貫》開始認識昆曲和“傳字輩”的。周傳瑛、王傳淞、包傳鐸、周傳錚等藝名中都有一個“傳”字,所以人們把他們這個藝術家群體稱為“傳字輩”。

蘇州昆劇傳習所的建立和“傳字輩”藝術家的涌現,在中國昆劇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傳字輩”是昆劇史上的一個傳奇。

“傳字輩”藝名的由來

“傳字輩”藝名的由來要從蘇州昆劇傳習所談起。昆曲元末明初,起源于蘇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從明天啟元年到清康熙末年100年間為極盛時期。清代中葉(乾隆年間)以后,昆曲逐漸由盛而衰,到清代后期,昆曲班社大量減少,在蘇州、上海僅存大雅、全福等幾個班社,盛行一時的昆曲面臨著消亡、失傳的危機。

為了搶救昆曲,能讓昆曲這一古老的藝術得以傳承下去,1921年8月,蘇州的有識之士和昆曲愛好者貝晉眉、張紫東、徐鏡清等發起在蘇州創辦了蘇州昆劇傳習所。參與者還有徐凌云、吳梅、孫詠雩等約20人,上海實業家穆藕初等也予以資助。所長為孫詠雩。傳習所的教師都是昆曲名班全福班后期的藝人,如沈月泉、沈斌泉、吳義生、尤彩云等。第一次招生20余人,學員都是十三四歲的貧苦子弟,一部分是全福班老藝人的子弟或親戚、鄰居。據倪傳鉞先生回憶,當時學員一律住宿,膳食由傳習所提供。業務課主要是拍曲子、走臺步、練武功,還要求學員學文化、學音韻、學武術。

傳習所成立后,學員經常在蘇州、上海、杭州等地實習演出,開始時學員沒有藝名,都用真名。如1922年2月,傳習所首次到上海大富貴酒家堂會演唱,節目有朱祖睿、周根榮的《寄柬》《佳期》等。在這一年的稍晚,傳習所開始給學員取藝名。學員姓氏不變,只改名字。為了體現傳習所薪火相傳的宗旨,學員藝名的第二字統一都有一個“傳”字,而第三字則是按行當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偏旁。

小生行用“玉”字偏旁,以示“玉樹臨風”,如顧傳玠(原名顧時雨)、周傳瑛(原名周根榮)、顧傳琳(原名顧時霖)、趙傳珺(原名趙洪鈞)等;旦行用“草”字頭,取“香草美人”之意,如沈傳芷(原名沈葆生)、張傳芳(原名張金壽)、朱傳茗(原名朱祖睿)、姚傳薌(原名姚興華)、方傳蕓(原名方三壽)等;老生、外、末、凈行用“金”字偏旁,取意“黃鐘大呂、鐵板銅琶”,如鄭傳鑒(原名鄭榮壽)、倪傳鉞(原名倪筱榮)、薛傳鋼(原名薛森寶)、邵傳鏞(原名邵錦元)、施傳鎮(原名施培根)等;副、丑行,用“水”字偏旁,以示“口若懸河”,如王傳淞(原名王森如)、華傳浩(原名華福林)、周傳滄(原名周巧生)、顧傳瀾(原名顧根祥)等。除了中途退學的之外,當時取有“傳”字藝名的學員有37位。這些藝名是由穆藕初請上海曲友、語文教師王慕喆先生所取。

“傳字輩”的培養和興盛

1926年,傳字輩學員滿師。滿師前,應邀到上海新世界游樂場演出,每天日夜兩場,很受歡迎。通過幾年的學習和演出實踐,傳字輩的演員逐漸成長起來,在昆曲表演方面到達了相當的水平,其中顧傳琳、顧傳玠、朱傳茗、周傳瑛、張傳芳、施傳鎮、王傳淞等嶄露頭角,漸有名聲,其他演員也頗受好評。

在新世界演出沒幾個月,北伐戰爭打響,上海不少戲院停業,1927年傳字輩結束演出,回到蘇州。學員們就算結業,結業時學生約48人。

1927年下半年,穆藕初的紗廠相繼倒閉,傳習所由上海大東煙草公司總經理嚴惠予和原上海江海關監督陶希泉二位接辦,仍由孫詠雩負責日常事務,并請俞振飛為顧問。他們隨即組班成立“新樂府”,由滬上曲家張某良、俞振飛、吳吾尊、沈吉誠等人組織維昆公司,斥資2萬元改建上海廣西路的笑舞臺,其全稱為“笑舞臺新樂府昆戲院”,“傳字輩”藝人40余人為該班主要演員,12月13日開幕演出。周信芳題贈:“古樂中興”,徐志摩、陸小曼等名流出席觀看。1928年4月起,新樂府又游演于上海青年會、新世界、大世界及蘇州青年會等處。由于陣容強大,劇目豐富,反響很好。顧傳玠、朱傳茗、張傳芳一生二旦走紅成名,一時知音咸集。

1931年6月,新樂府因故散班。傳字輩的骨干演員又組班進上海大世界演出,戲班取名“仙霓社”。由鄭傳鑒、倪傳鉞主持社務,顧傳瀾值戲碼。仙霓社還吸收了“小傳字輩”的一批演員以及原全福班的老藝人等。最多時,社員有30余人。仙霓社除了演出傳統折子戲外,還努力排演新戲,如《一捧雪》《描金鳳》等,擴大了劇目,并在藝術上有所改革。

當時正值抗日戰爭前夕,社會動蕩,戲曲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仙霓社在上海大世界、小世界、大千世界等處相繼演出,仍難以長期立足。1937年抗戰爆發,戰火燃至上海,仙霓社正在小東門福安游藝場演出,遭日寇飛機轟炸,戲箱全部化為灰燼。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仙霓社即告散盡。仙霓社的成員和其他傳字輩的演員各奔東西,散落各處,有的甚至貧病交迫,凍餓而死在上海街頭。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昆曲藝術枯木逢春。傳字輩藝人大多流落在江、浙、滬一帶,三地政府及時安置了他們。在上海的傳字輩演員集中到了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戲曲研究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傳字輩又成為復興、繼承昆曲藝術的中堅力量。首先是在舞臺上恢復演出傳統的昆曲劇目和整理改編的劇目,如1955年,浙江國風昆蘇劇團(后改建為浙江昆蘇劇團)改編演出了《十五貫》(由周傳瑛、朱國梁、王傳淞、包傳鐸等主演),被譽為“一個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其后,相繼成立了江蘇省蘇昆劇團、北方昆劇院;湖南舉辦了湘昆學員訓練班等。至1960年,全國有昆曲專業工作者六七百人,加上業余曲社,已近千人。

續寫昆曲的傳奇

傳字輩藝人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傳字輩在傳授昆曲技藝、培養昆曲藝術的接班人方面,更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54年華東戲曲研究院開辦昆劇演員訓練班,從全國調集傳字輩任教,1955年上海市戲曲學校成立,昆劇訓練班轉為戲校第一屆昆劇班,由朱傳茗、沈傳芷、張傳芳、華傳浩、鄭傳鑒、倪傳鉞等11位傳字輩藝人擔任教師。第一屆昆劇班(后稱昆大班)學員50余名,8年制,培養出了一批優秀昆劇人才,如官生蔡正仁、巾生岳美緹、老生計鎮華、顧兆琳、閨門旦華文漪、張洵澎、蔡瑤銑、貼旦梁谷音、武旦王芝泉、凈角方洋、丑角劉異龍、武丑張銘榮等。這批學生由傳字輩藝人精心傳授了250余出折子戲。

這一批演員扮相俊美,嗓子好,基本功扎實,而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創造能力。1961年秋畢業后組團公演,立即轟動了上海,不久赴香港演出,又譽滿港九。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昆大班的演員一直活躍在舞臺上,演出了大量的昆劇傳統劇目和新編劇目,成為一支勁旅。他們之中有12人為被評為一級演員,7位榮獲梅花獎,6位榮獲白玉蘭獎,被全國教育界公認為“成材率最高的班級”。

1959年,上海市戲曲學校又招收了第二屆昆劇班(稱昆小班),培養出了張靜嫻、陳同申、段秋霞、史潔華等一批人才。另外一些傳字輩老師在蘇州和浙江也培養出了“繼字輩”“世字輩”等一批昆曲精英,他們中有張繼青、柳繼雁、潘繼正、尹繼芳,朱世藕、汪世瑜、沈世華、張世錚等。

1981年末至1982年初,文化部提出“搶救、繼承、改革、發展”的昆劇工作方針,強調要把搶救放在首位,傳字輩周傳瑛、王傳淞、姚傳薌、鄭傳鑒、方傳蕓、倪傳鉞及王正堃等向上海昆劇團的演員傳授瀕于失傳的昆曲折子戲。

1986年1月,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成立,周巍峙任名譽主任,俞振飛任主任。4月,在蘇州主辦第一屆昆劇演員培訓班,傳字輩老藝人通過藝術傳授,又搶救了一批瀕于失傳的劇目。

1986年12月,指導委員會在上海舉辦第二屆昆劇演員培訓班,各地的學員70余人。鄭傳鑒、王傳蕖、邵傳鏞、周傳滄等主教了20個傳統折子戲。通過這些活動,上昆能演的折子戲從250余出增加到300余出。

傳字輩承上啟下的風氣還產生了連鎖反應,以上海為例,昆大班、昆小班的藝術家又接過接力棒,擔負起培養年輕一代的任務。粉碎“四人幫”后,上海戲校相繼辦了昆三班、昆四班、昆五班,培養出了張軍、黎安、沈昳麗、余彬、谷好好、袁國良、吳雙等一批新秀。致使昆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江蘇、浙江等地也涌現出一批新秀才俊。

20多年前,我國的昆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化,以及近年來昆劇推廣活動的展開,昆劇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群,生存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傳字輩”的幾代傳人正在努力續寫昆曲的傳奇。

(作者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1月05日   第 11 版)

編輯:王慧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