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廣東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探訪深圳打造協商民主先行示范
央視網消息(記者 劉宇)11月3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人民政協網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的“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深圳政協。
深圳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梁增昌首先介紹了市政協相關履職平臺的總體情況。自2019年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以來,深圳市政協做了多項探索工作,主要包括豐富協商的平臺、擴充協商的內容、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協商的質量四個方面。深圳政協目前搭建了13個協商平臺,包括市領導與委員面對面的“一起來商量”、致力于解決民生微實事的“身邊事好商量”、面向基層群眾的“委員議事廳”、以界別為主要依托的“深聊會”、與人大協商結合的“立法協商”、堅持了10余年的“政協熱線”等具有鮮明標識度和廣泛影響力的協商工作平臺。深圳創新性建立了提案清單標準和立法協商標準,形成了“1+10+N”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在協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全國首創 立法協商有了“深圳標準”
深圳是一座因法而生的城市,自擁有立法權以來累計制定二百二十項法規。2016年6月,中共深圳市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市政協開展立法協商工作的意見》,深圳市政協在全國率先開展立法協商。2021年,深圳著手制定《政協深圳市委員會立法協商工作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編制深圳地方標準《深圳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地方標準”)。2021年12月15日,《規則》以市政協文件頒布實施。2022年1月1日,“地方標準”正式實施。
“地方標準”將標準化理念和方法引入立法協商工作領域,對已有的創新和實踐成果進行總結提煉,涵蓋“部署”“調研與協商”“形成報告”“反饋”4個主要工作流程。《規則》和“地方標準”的出臺,有力推動了深圳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體系化,并固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立法協商經驗。
深圳市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江水介紹,今年5月,“深圳政協創建立法協商地方標準”獲評2021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這是政協第一次在深圳市的法治建設上榮獲該榮譽。立法協商工作主體涉及中共黨委、民主黨派、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法制辦等諸多部門,面廣線多,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深圳市委出臺的《法治深圳建設規劃(2021—2025年)》中,首次把“健全立法協商機制”作為法治深圳建設的主要內容,從頂層設計上對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作出安排,為市政協開展立法協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提質增效 深圳打造清單式提案
提案工作在政協里是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運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提案作用的發揮,關系到委員參政議政的成效。深圳從2017年開始探索對提案工作實現清單管理,由最初的編制提案辦理結果清單拓展為全流程的清單式提案工作機制,將“一張清單”貫穿于提案提出、審查、交辦、辦理、督辦、答復、公開、考核等各環節。2020年,深圳市政協聯合深圳標準技術研究院,制定《深圳市政協清單式提案工作標準》,并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成功打造提案工作“深圳標準”。開創了提案工作地方標準先河,顯著提升了政協提案工作質效。
通過實施提案清單標準,深圳市、區兩級政協提案質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提案辦理越發務實、協商交流愈加密切、提案工作更加開放,提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邁上新臺階。據統計,2021年深圳市政協交辦提案579件、提出建議1909條、當年完成事項5564項。
靈活便捷 “深聊會”成果初顯
“深聊會”是七屆深圳市政協探索建立的協商議政平臺,“深”是指立足深圳、深度交流;“聊”是指營造生動活潑、暢所欲言的協商氛圍;“會”是指追求相互尊重、理性包容的協商文化,也包含“會協商”的目標。活動以界別為主要依托,以政協委員為主體,逐步深入探討、坦率交換意見、溝通化解分歧。值得一提的是,深聊會的形式是“自助餐”式,固定聊、界別聊、熱點聊、對口聊、聯動聊、網上聊……各種形式之間不設嚴格界限,可搭配組合,可專項開展,靈活多樣。
在主題為“電動自行車管理之困與解決之道”的“深聊會”現場,記者一行見到了9人圍坐,來自不同領域的政協委員和交通部門、城管部門、交警部門各方積極探討的情形。據當天的“深聊會”主持人、民革界別深圳市政協委員王雪介紹,“深聊會”很多主題是圍繞民生熱點和焦點,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像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問題不僅僅是深圳這個城市的問題,而是全國都共同面臨的管理困境,圍繞電動自行車已經開展過很多場“深聊會”了,今天這場主要是總結過去的討論成效。“我自己覺得這些年最讓我感到欣慰的一個‘深聊會’的成果是真真正正推動了非機動車道回歸到深圳的城市交通規劃,實實在在落地到了未來三年將建設1000公里自行車道,深圳落地出臺了《深圳市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2021-2035)》,這些都是‘深聊’出來的。”王雪說道。
據深圳市政協統計,2021年4月至今,“深聊會”共開展111場活動,參加的市政協委員1489人次,有關意見建議被采納實施152條,初步營造包容開放、生動活潑、理性探討的協商氛圍,有效發揮人民政協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作用。
深圳品牌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
“一起來商量”是七屆深圳市政協建立的市領導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協商議政工作平臺。深圳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工作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周亮介紹,“一起來商量”具有協商平臺定位高、發言內容質量高、成果轉化效率高、面對面協商形式活等特點。自2021年創辦以來,“一起來商量”共舉辦3場,分別聚焦“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及“股權投資與創新發展”等主題,累計180余人次參加,提出意見建議160余條,一大批建議在協商現場當即轉化成了有關職能部門的政策措施“施工表”“路線圖”。目前深圳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正在積極策劃的第四期主題是“構建高端體育賽事體系、加快打造國際著名體育城市”。
“身邊事好商量”是七屆深圳市政協深入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的理念,于2021年打造的協商新平臺。深圳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主任吳思康介紹,“身邊事好商量”平臺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點,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圳實踐。此外,這個平臺也充分發揮了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吳思康表示,“深圳市市級政協委員有500多名,十個區有接近2000名政協委員,發動這些委員沉入到基層社區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問題,給基層治理注入了活力,促進社會文明和諧。”“身邊事好商量”往往把基層的相關當事人、部門協商到一塊,有事不吵不打不鬧,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形成一種協商文化,營造了民主的氛圍和習慣,把協商民主和基層民主結合起來,對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也是一種創新。
當天下午,記者一行來到“身邊事好商量”的案例成果地點—羅湖區黃貝街道文華社區沿街公園,現場看到不少居民在改造后的體育休閑公園里運動健身、散步遛彎。
據文華社區黨委書記何文勝介紹,社區公園位于地鐵口,兩旁的市政綠地由于歷史原因被占用為40個停車位,綠地與小區之間的空地是個小廣場,原先可用路面狹小且多處破損,消防通道都坑坑洼洼,不僅年輕人上下班出行不方便,老人小孩也比較容易摔倒受傷。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部門的推動下,通過“身邊事好商量”平臺,爭取到社區居民支持公園整體提升改造,釋放出公共空間,增加健身設備,在小廣場鋪設軟跑道,11月17日,深南東路文華社區體育休閑公園正式投入使用,讓社區2.3萬居民在家門口動起來。
文華社區公園改造前后對比圖
截至2022年8月,“身邊事好商量”共舉辦11場協商活動,推動解決了中小學周邊交通安全、沿街公園提升改造、長者食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等一批民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
當天和媒體記者一起探訪的還有一位觀察評論員,來自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助理教授殷文貴,他表示,協商民主不是一種口號和擺設,而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一種制度形式。“我們今天參加的‘深聊會’‘一起來商量’‘身邊事好商量’‘委員工作站’‘委員議事廳’等,都是深圳市政協的履職平臺和實踐載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深圳實踐和探索,充分表達了深圳市政協為廣大民眾解難事、辦實事的態度、作風和責任。對于調動深圳市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有利于為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先行示范區的治理效能,推動先行示范區又好又快發展。”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