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委員說變化

說起我國納米科技,全國政協委員趙宇亮的自信源自哪里?

2022年11月21日 15:39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在納米科技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中國已經領跑全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自信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趙宇亮的自信源自哪里?我國納米科技發展水平究竟如何?來聽聽趙宇亮講述“納米世界”。

640 (2)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

“讓我國在新的科研領域有機會走到世界前列”

說起納米,趙宇亮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納米相當于人類一根頭發絲的五萬分之一;如果把直徑為1納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差不多就相當于是把一個乒乓球放在了地球上。確切地說,納米就是十億分之一米。

自20世紀80年代,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第一次在納米尺度操控原子開始,人類對納米的觀測與研究就再未停下腳步。隨著21世紀商業化的研究工具大規模普及,全世界更是掀起了納米科技研究的熱潮。

“包括我國在內,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層面的納米研究計劃。值得一提的是,納米科技可能是中國在現代前沿科技領域里面為數不多與世界同步發展的一個領域。”趙宇亮表示。

2000年,中國成立了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后又在2003年成立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并在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部署了納米科技研究計劃。20多年間,我國納米科技實現了從“無人區”到世界領先的“彎道超車”。

在我國納米科技2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趙宇亮的名字出現的頻次很高。鮮為人知的是,在20年前,他是一位從事新元素合成的核化學專家,和納米沒有什么關聯。

目前,元素周期表有118個元素,其中的113號Nh正是當時趙宇亮與其所在國外團隊一起發現的,這也是元素周期表中唯一一個由亞洲國家發現的新元素,他因此而頗具盛名。

2001年,趙宇亮回到了中國科學院。“當時我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沿著原來的研究方向,帶著以前的‘光環’,走原來的路,這樣最容易。但在這一領域,國外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我們很難實現超越。”

不愿在功勞簿上“躺平”的趙宇亮,毅然選擇了一條科研新路:從核化學轉向納米生物安全方向,開啟對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問題的研究。“這樣選擇,也是希望我國在新的科研領域有機會走到世界前列。”

用同位素標記攻克檢測難題

自2010年開始,納米生物和納米醫藥研究占了整個納米研究領域的1/3。但不可避免的是,當一種新材料準備進入人體內,大家對于它的安全性會抱有一定顧慮。

“就人類的生命過程來看,納米尺度是無生命到有生命的臨界尺度,所以通過納米尺度去調控生命過程,調控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疾病、控制疾病、治療疾病,實際上才是最高效的。”趙宇亮表示,不管是納米藥物,還是其他藥物,只要涉及到人體,就必須過生物安全這一關。

不過,趙宇亮坦言,納米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工作起步其實十分困難。

“從技術角度來說,納米顆粒本身極小,即便在體外檢測也非常困難。一旦進入到人體內,又該怎樣去檢測和觀測它呢?”這成為趙宇亮當時研究所要面對的一個最大難題。經過無數次努力,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同位素標記。

“同位素標記,可以方便我們從體外對納米顆粒進行示蹤檢測。由于同位素還可以定量,所以這個方法后來逐步被全球用于研究體內納米生物安全性。”趙宇亮欣喜地說,目前,同位素標記檢測方法已被160多個國家所使用。

要把納米技術轉化為“國家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發出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但當時我國的納米科技領域,面臨著一個普遍問題:我們的技術源頭在哪里?

“我國的技術研究能力十分強勁,但遺憾的是技術源頭并不在我們這兒。為什么有那么多‘卡脖子’問題?那是因為源頭一旦被掐斷,我們就沒有‘水’了。中國的技術源頭在哪兒?就在中國大量的實驗室和科研團隊手上。”趙宇亮意識到,研究成果再豐富,如果沒有落地發揮作用,那就僅僅只是“躺在紙上”的論文和專利,對知識積累有用,卻對國家無用。

“必須要把這些論文、專利上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企業能夠接受的技術和產品。但這一步究竟誰來做?”趙宇亮忍不住發問。

“全球普遍把科技創新鏈分成9級,1-3級是基礎研究,這個階段的成果就是論文和專利;4-6級是成果轉移轉化,即產品能夠進行穩定生產;7-9級是企業研發的產品與商品,即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大規模生產。”趙宇亮表示,目前,我國在9級科技創新鏈中“兩頭強”,唯獨4-6級存在短板,所以打造一個成果轉移轉化的平臺成為當務之急。

2019年12月18日,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成立。廣納院旨在創建完整的1-9級科技創新鏈,推動中國基礎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即科研院所完成了科技創新鏈1-3級的工作,企業界負責7-9級的工作,廣納院的主要任務便是補齊中國科技創新鏈薄弱的4-6級環節,擔任橋梁角色。”趙宇亮表示,我們要讓科研工作者們幾十年的積累,真正變成國家科技創新的源泉、技術的源頭,以此去創造更多、更高水平的技術與產品。

年輕科研人員要少“灌水”多“種樹”

“我國現在的科研環境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時期!”趙宇亮表示,目前我國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敏感性和重視程度空前提升,同時我國也培養、引進了一大批立志于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優秀人才,加上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這些因素已成為我國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的核心推動力。

“泡”在實驗室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里,趙宇亮一直堅信,科學家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求真。“如果科學家沒有求真的精神,就無法打破思維的桎梏,最終束縛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

“現在,很多年輕科研人員更喜歡去‘灌水’,就是別人種了一棵樹,便天天去灌水,搭便車。”何謂“灌水”?趙宇亮點出了一個在科研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當研究領域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就會有一大批年輕科研人員蜂擁而至來研究。

“你做A條件,那我就換B條件,你做B條件,那我就換C條件……因為這樣做起來比較簡單,不需要深入思考。我們把這種研究行為叫作‘灌水’。”趙宇亮說,要大力倡導年輕科研工作者自己“種樹”,而不是“灌水”,通過不斷學習知識、積累實驗經驗和技能,做出創新性科研成果,造福社會和國家,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國科研工作者個人能力是比較強的,但目前亟須要做的是把科研工作者的個人能力轉變成國家能力。”趙宇亮表示,我國在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仍任重道遠。“要繼續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加強成果轉移轉化的國家級平臺建設;繼續加大我國納米科技人才培養,建起人才培養鏈。希望大家協同發力,讓中國納米科技研究繼續處在世界前列,用納米科技為中國影響力‘添磚加瓦’。”

總策劃:譚明悅

總監制:李木元

統籌:李灝妤 周佳佳 康亮 韓月

攝像:滿達呼 許義甫

記者:薛婧

后期:余妍

編輯:王亦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