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現場速遞
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現場報道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有何不同?融媒體記者 王慧文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有什么不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專題分組討論會上,圍繞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李稻葵常委提出的這個問題,引發大家熱議。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用高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助力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專業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一下成為討論會上的高頻詞。
“二十大報告博大精深,最令我觸動的是提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十分重大。”林毅夫常委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不同于西方現代化、基于中國國情的特殊性。“我們要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必定會面臨許多新挑戰,同時也創造更多新經驗。”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縱觀人類發展史,一個國家往往在兩個時期面臨的壓力最大:一個是積貧積弱之時,一個是發展振興之時。從‘工業化’‘四個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二十大報告所指引的現代化強國道路更加清晰,這是空前偉大的創舉,也是有別于西方現代化的中國探索、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張連起常委說道。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對“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最好的詮釋。“我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的論斷體現了鮮明的系統思維、問題導向和世界眼光。”當下的中國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譚鐵牛常委指出,破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也在科技創新。
“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更要看到,對關鍵技術的掌握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內在核心。”站在產業鏈供應鏈的角度,李衛常委談到,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更大力度鼓勵自由探索和原創科研。”王梅祥常委認為,在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的過程中,建設科技強國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準確把握基礎科學的研究規律。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們任重道遠。行業要承擔自身的責任,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們做得還不夠。新時代弘揚‘科學家精神’,需要有新的、更具代表性的榜樣,呼喚具有時代性的話語表達。”席南華常委感慨道。
同樣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周忠和常委指出了提升國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要進一步重視發揮科普工作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通過加強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普及,讓科學文化扎根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致力于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獨特優勢。”
“進一步深化理論闡釋,做好調研工作,助力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委員們的討論還在繼續……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