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委員聊遼
講好遼寧故事 | 一個小山村的“三變”
本期講述人
錦州市義縣政協委員
義縣留龍溝鎮黨委副書記
田超
(中共界別)
今天,我要講述的是義縣留龍溝鎮大齊溝村的“變形記”。
大齊溝村村口
變“人”——“誆”來女書記,選出娘子軍
2018年大齊溝村換屆,一個人走進了鎮黨委的視野——她就是有30多年黨齡的高彩霞,淳樸善良、雷厲風行、長期從事涉農經商創業的她,是村書記的最佳人選。
大齊溝村黨支部書記 高彩霞
在提名高彩霞為村書記人選的過程中,還有著這樣一個插曲。在前期了解情況時,鎮黨委發現高彩霞的黨組織關系并不在大齊溝村,時任的鎮黨委書記靈機一動,給高彩霞打了一個電話:“彩霞啊,你黨關系趕緊轉到大齊溝。”出于對鎮黨委書記的信任,在鎮黨委的協助下,高彩霞當天就把黨關系轉到了大齊溝村。
事后,高彩霞經常笑著說,她是被鎮黨委書記給“誆”回村上的,但她也覺得自己在外闖蕩了這么多年,也是時候落葉歸根為家鄉做點事了,所以就欣然同意了。
在村書記的帶領下,大齊溝村各自然村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終于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大齊溝村村內一角
變“路”——“撂荒”的土地,長的是錢
大齊溝村道路兩邊的農田里蒿草叢生,這是大齊溝人最最看重的“生錢草”——黃芩。
大齊溝村黃芩種植基地
大齊溝村發展黃芩產業還得從2018年說起,新一屆村班子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村民找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門路。
一個偶然的機會,村兩委班子了解到種植黃芩可以帶動村民致富,在經過外地考察、確定種源、測量土壤后,村書記高彩霞最后拍板:“試試!村干部先自己掏錢,種十幾畝趟趟路。”
整地、采籽、播種、拔草、澆水、上肥……十幾畝地,幾個人自己上手,沒雇一個人。
研究黃芩種植
就這樣,黃芩種植產業在大齊溝扎下了第一縷根。這年的夏天,一場大雨將壟臺上的土都沖到壟溝里,將剛剛生根的黃芩籽全都壓在了里面,長不出來了。雨后的高彩霞嚎啕大哭。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高彩霞仍記憶猶新:“當時就覺得,想要為老百姓找個致富的門路,我們幾個人苦點累點都沒什么,怎么老天都不成全人!”
大雨過后,高彩霞和村干部擦干眼淚,又去了山里,采籽,再種!下雨沖壟溝,這回我們種壟臺,不怕雨沖。天公不作美,種下后,連續一個多月不下雨,村干部又自己掏錢,給地里安裝了滴灌設備,幾個人天天下地澆地。
從2018年以來,村民們在村干部的帶動下,也積極投身到了黃芩產業當中,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成立了合作社,所有銷售收入全部歸村集體所有,所有村民都享受分紅,大齊溝人靠著這一產業富了起來。
變“心”——我服了,我愛了
大齊溝村在改變人心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招法。
第一招,祛歪風。大齊溝村原本有好幾個“大社員”,這些大社員以“鬧村干部”著名。通過開展普法教育和道德感召,村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道德素養提高了,村里的風氣一下子正了起來。
大齊溝村普法宣傳活動
第二招,公生明。脫貧攻堅之前,大齊溝村是貧困村,有很多的貧困低保戶,全部都做到了集體決定,全民公開。正是這種村干部的一身正氣、陽光下運行的村務,在讓人信服的同時,也杜絕了背后的“小嘀咕”“小議論”“小分歧”。
第三招,弘道德。大齊溝村的道德儲蓄銀行,位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角,擺放著一個小柜臺,柜臺上有著一本厚厚的紅色賬本,村里人經常戲稱這里為“好事銀行”。村民們每家每戶姓名都寫在賬本里,賬戶實行積分制。凡是在孝老敬親、熱愛公益、鄰里互助、自主創業、環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好事或犯了錯,全都由村干部專門記在賬本里,進行加減分,每年末按照各家各戶的積分數額進行相應的獎勵。漸漸的,村民們也習慣了做好事,不為獎勵,只為為村里做點事。
村內道德模范表彰
大齊溝村的共產黨員
大齊溝村的變,變在人,有鄉鎮的知人善用,有村干部的擔當負責,打造了堅強的村級戰斗堡壘;變在路,有創業致富的干勁,有堅韌執著的精神,成就了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脊梁;變在心,有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有講德行的文明鄉風,凝聚了廣大村民的精神和力量!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