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提供“山東方案”

山東省政協圍繞“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協商議政綜述

2022年07月25日 17:39  |  作者:張文敬 雷蕾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7月25日電記者 張文敬 雷蕾“黃三角鹽堿地開發,東營是主陣地、主戰場之一。應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推進科、企、政聯動融合創新,探索鹽堿地高效利用新模式……”

7月20日,山東省政協召開月度協商會,圍繞“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開展協商議政。東營市政協副主席韓利學分會場隔“屏”連線,就目前存在的資金投入不足、水資源緊缺、科技協同攻關力度不夠、綜合利用模式亟須創新等“鹽堿地農業之題”提出建議。

會上,省政協委員張兆明、曲緒仙、高中強和東營市政協委員劉志鑫、濱州市政協委員宋元瑞,專家學者、民主黨派和基層群眾代表趙茂林、賈曦、呂善勇、梅榮超,濱州市政協主席范連生,分別從做好頂層設計規劃、提高科技創新力、挖掘糧食增產潛力、促進高效生態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議。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負責同志現場回應了大家關切。

數據顯示,山東省現有鹽堿地889萬畝。其中,黃河三角洲地區共有鹽堿地698.56萬畝,主要分布在東營、濱州兩市,占全省鹽堿地總面積的78.58%。

為籌備好本次月度協商會,山東省政協自3月8日全面啟動調研,組織農業農村委委員、有關專家,聯合農工黨省委和東營、濱州六市政協,進行了為期四個多月長達135天的廣泛深入的調研,做足了“功課”。先后向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獸醫局、黃河三角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省農科院、山東師范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11家有關單位征集匯總典型案例;與省內淄博、東營、煙臺、濰坊、德州、濱州等6市政協開展協同調研,向各民主黨派征集意見。

據統計,共有130余名委員、專家參與調研,共收到意見建議700余條,典型案例32個。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發育在一個巨大的鹽基底盤上,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規模和利用難度最大的三角洲型鹽堿地之一。要用‘生態保護’的底線思維謀劃,確保黃三角生態安全;要用‘多策并舉’的創新思維去謀劃,努力破解用水瓶頸;要用‘大食物觀’的系統思維去謀劃,多維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省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副主任張兆明提出,強化“三個思維”以推進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頂層設計。

“專家提的思路建議,針對性、指導性、創新性都很強,我們將結合實際研究落實。”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張妍華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強化要素支撐保障,創新綜合利用模式,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東模式”。

農業要升級,離不開平臺賦能。山東省黃三角農高區是2015年10月國務院批復成立的第二個國家級農高區。作為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工作專班副組長,東營市政協委員劉志鑫帶領他的團隊總結出了一套“以鹽適種、生態優先、用養結合、提質增效”的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利用模式,促進了“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綜合配套支持。

“我省鹽堿地綜合利用工作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能否持續走在前,關鍵看我們的創新能力水平。”劉志鑫建議加快部署建設重大科研平臺,盡快出臺非主要農作物認定辦法,以地塊和區域為單元整合各路項目資金,創新農業領域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模式。

農業要高產,核心在種子和技術。選育耐鹽堿作物品種、發展鹽堿地種業是破解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難題的關鍵。中科東營分子設計育種研究中心副主任趙茂林分享了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目前在耐鹽大豆、水稻、花生、偃麥草、甜高粱等作物培育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并聚焦種子這個關鍵,從專業角度一口氣提出了加強種質資源收集與鑒定、挖掘作物的耐鹽基因、選育抗鹽堿作物品種、創新栽培技術模式、打造耐鹽堿作物全產業鏈、創建耐鹽堿作物博物館六條建議。

對此,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于書良回應:“省科技廳將重點支持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建設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聚集高端科教資源、招引高層次人才,打造鹽堿地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

“‘小麥抗逆節水技術’解決了鹽堿地小麥春季容易旱堿疊加又缺乏灌溉水的難題;玉米小麥‘雙深雙晚’水熱資源高效利用模式增加了土壤蓄水,做到夏水秋用,大幅度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糧食產量;而‘小麥全幅勻播技術’能減少鹽分在土壤表層的聚集和田間雜草生長,增加畝穗數容量,顯著提高小麥產量……”在推介好技術、好經驗和好方法方面,濱州市政協委員、宋元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科科長宋元瑞顯然有自己的見解和心得。

在他看來,好技術的價值體現關鍵在于推廣應用。“要推廣就要做示范田給老百姓看,要做示范田就得免費給機械、給物資、還得保產,全部收益得歸農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宋元瑞建議對生產效果明顯但尚未大規模應用的技術設立專項農技推廣項目,對升級財政支持的涉及鹽堿地農業重大創新項目實施“雙首席專家制度”。“即設定一個科研首席專家,主要負責技術研發;設定一個推廣首席專家,主要從事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并對科研方向和實現路徑提供建議。”他解釋稱,推廣首席專家應由長期在生產一線、了解生產環節并有一定業績經驗的推廣人員或生產經營者擔任。

現場還連線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農業技術推廣增收的受益者——無棣縣種糧大戶梅榮超。“2020年,我們那里推廣了‘小麥全幅勻播’技術,當年小麥畝產就比傳統條播高出約200斤。去年秋天我們合作社種了300多畝小麥,今年收下來畝產有1000多斤!今年我們合作社的1000多畝地,計劃全部采用‘小麥全幅勻播’技術。”

除了“小麥全幅勻播”,梅榮超還分享了“雙深雙晚”技術適合鹽堿地的優勢:“雙深雙晚”技術非常適合鹽堿地,去年降水較多,采用“雙深雙晚”技術的農田受災較輕,減產不多;未采用“雙深雙晚”技術的農田,每畝地大都減產二三百斤。與此同時,梅榮超也代表黃三角鹽堿地上的廣大農戶傾訴了自己的“期盼”:“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戶看到這些技術的好處了,我們都盼著省里多出好政策,支持這些新技術、好技術的推廣,讓更多農戶能用上,多產糧食,提高大家伙兒的收入。”

“近年來,我們重點抓了四件事:一是今年在黃河三角洲地區投入6000余萬元,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投入2億元開展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推動鹽堿耕地綠色可持續發展。三是支持發展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承接近40萬畝種植面積,每畝國家和省補貼200元,總投入近億元,這是農戶可以直接受益的;同時,還投入4000萬元開展了復合種植配套技術試驗示范。四是協調國家鹽堿地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落戶東營,建設了國家鹽堿地農業科學觀測試驗站、鹽堿地生物農業科研實驗基地,每個平臺投入都在2000萬元以上,為鹽堿地新技術研發推廣搭建了平臺。”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李希信的一番回應,讓在座的各位頓時覺得“走心”又“暖心”。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和傳統大豆產區,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大豆生產的重任,建議在黃三角鹽堿地實施大豆開發工程,為保障我國初級產品供給、構建新型大豆產業體系作出應有貢獻。”農工黨山東省委一級巡視員呂善勇建議。

“作為黃三角綜合開發的重點區域,濱州市擁有鹽堿地151.7萬畝。堅持‘改、育、養、活’并舉,構建起農、果、牧、漁、林等鹽堿地多元化綜合開發利用模式,推動鹽堿地高效生態利用,提高鹽堿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濱州分會場,濱州市政協主席范連生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部分縣區因地制宜構建經濟作物高效種植模式、構建生態資源保護模式和構建土地高效開發利用模式的一系列特色案例,引得在座委員和專家學者的連連稱贊,被譽為鹽堿地多元化綜合開發利用的“濱州實踐”。

……

“聽了大家的發言,我很受啟發,深受感動,也深受教育。大家提出的建議,我們將認真吸收采納,扎實推動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曾贊榮充分肯定了委員們和專家學者們立足生態保護圍繞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開展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積極成效,并作出回應。

葛慧君表示,省政協要持續關注鹽堿地問題,加強同有關部門和一線工作人員的聯系溝通,為全省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不斷聚識聚智聚力,為全國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提供“山東方案”。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鹽堿地 綜合開發 開發利用 農業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