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秦博勇: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讓領導干部交一本“生態賬”
一、 抓住關鍵少數,深入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發揮好“頭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既是對當下的考量約束,也是對未來的引領導向,體現了絕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決心和信心。
堅持用政治思維去謀劃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用政治眼光去看待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發現的問題,重點關注領導干部貫徹落實黨中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讓領導干部既交一本“經濟賬”,也交一本“生態賬”。
二、 強化政策引領,推動領導干部履行資源環境保護責任。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鍥而不舍、下大力氣、落到實處。建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審計制度,在嚴格生態文明制度執行方面形成強有力的制度約束,而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是引導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的重要標尺,讓“重點審什么、如何評價與定性、怎樣運用結果”有了清晰指引。
各級地方在制定細化本地區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的資源稟賦特點和主體功能定位,科學設定評價指標權重和評分方法,使評價指標可衡量、可評價,便于操作。強化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生態環境質量等關鍵性指標的引導作用,突出國家規劃設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把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減污降碳、河湖長制等黨中央重大部署貫徹落實情況融入相關評價指標。發揮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揮棒作用,督促引導領導干部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上任之時接一本“明白賬”,離任之日交一本“生態賬”。落實好黨中央對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
三、 深化結果運用,促進各項監督機制有效貫通。調研中發現,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存在底數不清、數據打架的問題,數據資源尚未實現共享互通,有待加強貫通協調,發揮監督合力,念好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緊箍咒”。一是充分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靈活運用視察調研、會議監督、提案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開展民主監督,既要看到問題,也要分析原因,提出建議,供黨中央決策參考。二是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為抓手,加強審計監督、環保督察、紀檢監察等各項監督的貫通協同,完善監督體制,形成監督合力,推動建立健全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機制,促使監督更加有力有效。三是各地區各部門對標對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目標,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制度體系建設進程,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明確實物量和價值量,將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作為評價和監督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的重要依據,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發言人系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審計署副審計長)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7月01日 第 12 版)作者:秦博勇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