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民意時評
要在科技成果轉化上下更大的功夫
作者:胡喆(新華社記者)
科學界往往使用論文的“被引用量”作為衡量其質量的指標。如果論文進入“被引用量”排名前1%,就被認為是質量很高的研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近日刊文稱,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論文中有1.67%位列全球被引用量排名前1%,而美國為1.62%。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科研論文呈現“量質齊升”態勢。這一態勢的取得與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密不可分。但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還需要做很多工作,科技成果轉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當前,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提升至第12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令人欣慰的是,基礎研究過去常被視作薄弱環節,如今這項“短板”正逐漸被補齊,論文質量和影響力上升就是最好的例證。
上天攬月、跨海架橋、風中取電、高鐵飛馳……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舉世矚目,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在高端芯片等一些重要領域,仍然有待突破,而這離不開工程技術的完善和大量能工巧匠的涌現,努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打通一條從“科學強、人才強”到“技術強、工藝強”再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創新鏈,在新征程中展現科技“硬作為”。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過才知道。當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還有不少難點和堵點,要制定和創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好政策、好環境,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全方位對接,絕不能讓成果躺在柜子里睡大覺。
我們的這條創新鏈上目前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掌握了某個高端產品的技術路徑,但長時間弄不懂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路徑,原因在于欠缺現代工程技術和熟練掌握技術的“能動手”的工程師。
因此,要高度重視現代工程技術的欠缺,努力補齊短板,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將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現代工程技術發展、培養更多“能動手”的工程師,需要拿出優厚政策和真金白銀。相關方面要用好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大力支持鼓勵工程技術發展和專業技能人才培養。要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在成果轉化中加速培養人才,在培養人才中加速成果轉化。
要打造一條從科技強到工藝強再到產業強的良性發展通道,歸根結底還是要尊重科研工作規律,弘揚科學家精神,自覺踐行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價值理念,從生產生活中提出“真問題”、解決“真問題”,讓創新更加“接地氣”,更好強國富民。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轉化 科技成果 創新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