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民意時評
名校畢業生“選調熱”折射就業新態勢
作者:李思輝(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近來,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考選調的話題備受關注。據媒體報道,2021年北京大學選調生簽約人數達800人,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從2010年起,北大為全國輸送的選調生超過2200名。清華大學發布的相關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該校應屆畢業生中,200余人赴西部、東北地區基層公共部門就業,另有近百人通過選調赴浙江、四川等地工作。
一直以來,清華、北大畢業生畢業后何去何從,社會關注度高,被寄予的期待也高。近兩年,一些畢業生放棄保研、留京機會,選擇報考選調生,下基層、回家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青年人積極投身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事業的熱情。從涌向外企、擠向中關村,到熱衷互聯網“大廠”,再到青睞選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偏好,雖說是個人的自由選擇,但折射出社會和時代變化,也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就業態勢和人們對此的認知。
當前,各地基層既面臨寶貴的發展機遇,也需要應對各式各樣的挑戰,對優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甚。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具備較高文化素養及較強學習能力,又懷揣強國理想、甘愿奉獻基層的高校畢業生,自然是各地急需的人才資源。通過選調生考試,把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選拔出來,作為黨政機關高素質工作人員進行重點培養,正是對基層人才需求的回應,如此磨礪也有助于有志青年快速成長。
有觀點認為,基層公務員不需要多高的智識和學歷,認為名校畢業生去基層是一種浪費。這樣的看法未必科學,至少并不全面。治國理政,人才為要。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壓力,不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都需要真正有思想、有見識、有能力、有水平、有奉獻精神的青年人。搞科學研究、發明創造、技術突破需要優秀青年人,國防戍邊、教書育人、基層治理同樣需要優秀畢業生,每個有志青年都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正是社會創新創造的活力源泉。
從清華、北大畢業生流向看,近兩年報考選調生的人數雖有增多,但從基層實際情況看,當前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的干部并不多。這種稀缺性,與以往名校畢業生主要考慮在一線大城市就業有關。眼下,一些優秀畢業生積極報考選調生,愿意把所學帶到基層、帶回家鄉、帶到偏遠地區,這種選擇符合基層干部群眾的期待,應該得到鼓勵和肯定。
對有志服務基層的大學畢業生,各地既要有求賢若渴的誠意,也要有嚴格的選拔標準,以德才選人,而非以名校出身選人,以“唯德才是舉”的導向保證選拔的公平。同時,既要有招才愛才的態度,也要有培養人才、用好人才,使之學以致用的制度安排,給青年人創造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幫助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造福百姓、開工作新局。“下沉”到基層的青年人也應勇當鄉村振興這一時代浪潮的弄潮兒,奮勇拼搏,時刻緊繃思想之弦,取得不負時代的成績。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畢業生 基層 名校 選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