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臺商臺企
賽事服務商、廣東臺商林秋霖:為冬奧健兒量體裁衣
人民政協網2月26日電 今年71歲的林秋霖,是最早一批到廣東惠州發展的臺商之一,他在大陸扎根30余載,從事服裝生產至今已有47年。年過七旬,林秋霖依然精神矍鑠,對自己的創業史如數家珍。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創辦的制衣廠成為北京冬奧會滑雪賽事服生產商。
“二十幾年前我們就開始做工藝復雜的滑雪服,之前我們出口的一件衣服有400多道工序,冬奧會服總共有382道工序,我們的技術團隊可以很快上手適應。”林秋霖向人民政協報記者介紹。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這給同樣身為客家人的林秋霖帶來許多親近感。“我講客家話,惠州也講客家話,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是相通的。到現在我都認為,來到惠州真的很幸運。”林秋霖說。
辦廠之初,林秋霖從臺灣帶來了一批技術熟練的工人,給廠里的員工做培訓。隨著工人技術提高,工藝也慢慢從簡單轉向復雜,并開始制作沖鋒衣、航海衣和滑雪服等國內外高端品牌系列產品。林秋霖對此深感欣慰:“這個廠已經十幾年沒有臺灣的干部了,工人的技術都跟上去了。”
憑借積攢多年的技術經驗和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林秋霖的帶領下,宏星制衣廠的生意越做越大,并成功在全國幾萬家生產廠家中脫穎而出,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裝備的生產廠家,共承擔5萬余套戶外功能外套、功能運動褲的成衣生產任務。
“由于對工藝要求不斷提升,冬奧服裝用了兩年時間修改了45次,到最后原料確定只剩下3個月。為了能夠如期交貨,工人克服困難,加班加點生產,他們都沒有怨言,我也很感動。”林秋霖說。
在宏星制衣廠陳列室,至今仍擺放著北京冬奧會中國隊領獎服、技術官員服、志愿者服和安保服等。這些看似普通的服裝,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科技含量,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冬奧核心圖形的雪山圖景,將功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
宏星制衣廠副總經理張新培介紹,制作冬奧會服裝,最難的是定位裁剪。衣服上的圖案分幾片展示,每一片都是對位的,要根據定位去裁剪,保證尺寸和高度完全一致。面料上噴繪的山峰、萬里長城等圖案,不能有墨點瑕疵。
“當初做滑雪服的時候,沒想到我們國家會參與冰雪運動的人口超過3億,我們以前全部做國外的訂單,從2008年開始慢慢轉回國內,國內市場份額現在有60%,未來國內份額會越來越多,準備再招幾百個工人。”林秋霖說。
林秋霖坦言,三十多年前,自己來大陸創業抓住了最好的機會。“現在這個時候,臺灣年輕人如果來大陸,肯吃苦耐勞,成功的機會也一定很大,我認為臺灣年輕人要把握機會。”
編輯:李京
關鍵詞:林秋 秋霖 冬奧 賽事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