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網原創
近悅遠來,推動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第四屆進博會召開之際外貿“老兵”周漢民訪談錄
人民政協網上海11月9日電(記者 崔呂萍)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正式亮相上海“四葉草”,今年進博會的舉辦有著極為特殊的背景——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加之全球能源市場波動劇烈,打亂了很多國家經濟復蘇的節奏;另一方面,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發展格局正在貫穿我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各個環節。
以此為背景,結合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歷程,展望全球知名企業如何持續利用進博會平臺唱好自家大戲,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以外貿領域“老兵”的身份,接受我們的專訪。
至今猶記得,當年簽下100萬美元出口訂單時的喜悅
記者:我們期待分享一些您與外資外貿結緣的故事,并以此談談您所見證的,我國近年來對外開放的歷程以及這些歷程帶給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機遇。
周漢民: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3周年,也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WTO)20周年。
1978年,我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本科學習,以國際貿易為專業。大學畢業實習,我去了上海絲綢總公司,協助一位老外銷員進行與中東地區的中國絲綢出口談判。這場談判極為艱辛冗長,最終我們拿下了100余萬美元的出口訂單。記得當時我打印幾十份訂單用的打印機非常簡陋,常常出錯,但我內心的歡愉溢于言表。
1987年,我的碩士學位畢業論文是以《關貿總協定與美國相關法律在反傾銷、反補貼規制中的競合》為題進行研究的。我選擇這一題目時,國內對于關貿總協定幾乎沒有一本專著,觀點論文更少之又少,當時的學術界對此的基本定論是——關貿總協定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富人俱樂部”。由此可知,我撰寫這篇論文的艱辛程度。而我當時的信心來源,是1986年我國正式提出了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
1987年時,我的母校還不具備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授予權,這意味著我要在本校做預答辯,之后再到對外經貿大學做正式答辯。在母校的5位預答辯評審委員會導師中,就有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同時也是對外貿易領域著名專家的汪堯田教授。當時,已年屆七旬的汪教授正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籌建“關貿總協定上海研究中心”,這個中心的運轉要面臨的困難不算少,比如研究課題跨學科專業、基本沒有資助和人員編制等,但一批學者還是自覺地組織起來,希望以此為平臺,為中國復關入世獻計出力。中心建成后,汪教授擔任這一中心的主任,他培養我,讓我來出任常務副主任,大家一路走來歷經千辛萬苦。總結來看,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為關貿總協定最后一輪談判(即烏拉圭回合)的最終文件進行翻譯,以此為國內普及相關知識和法律條文填補空白;二是推動了汪教授和我任共同主編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總論》《世界貿易組織總論》的相繼出版;三是進行了許許多多場次的專題講座。
這是我與國家外資外貿發展結緣的往事。可以說,入了這個門,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從大學畢業任教到在政府部門工作,到在世博會申辦、籌備、舉辦各個時期的忙碌,直至今日,我始終自覺與中國改革開放相伴前行。
“入世”2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接近30%
記者:今年是中國加入WTO20周年,當前,經濟全球化承壓,我國在全球經濟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更肩負著促進各項規則事業創新規范的使命。從某種角度說,我們自己也要突圍,特別是結合“雙碳”目標的實現,可以說我們的壓力真實存在且任務艱巨。在此背景下,您認為中國新征程上的新作為、新擔當應如何體現?
周漢民:當年,中國加入WTO被一些人誤認為是“狼來了”,現在看,中國加入WTO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深刻改變中國和影響了世界,給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2001年是“入世”元年,當年中國GDP為10.9萬億元人民幣,2020年已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0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5098億美元,2020年達46463億美元;2001年,中國利用外資為468.8億美元,2020年達1443.74億美元;2001年,中國外匯儲備余額2000億美元,2020年底這一數據為3.2萬億美元。
“入世”2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是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同時,我國關稅總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以下,遠低于入世承諾的9.8%,更低于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這說明中國能夠,也應當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2017年1月,特朗普宣誓就職美國總統,既而掀動逆全球化狂潮,構筑貿易保護主義惡劣氛圍,企圖阻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登高望遠,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始終堅守多邊主義原則,高舉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大旗,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繼續扮演著重要角色。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在世界經貿規則的改革和創新上發揮重要作用。10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應該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二十國集團應該繼續為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提供政治指引,堅持其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保障發展中國家權益和發展空間。要盡快恢復爭端解決機制正常運轉,推動世貿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取得積極成果。”這充分體現了中方對世貿組織作用的高度重視,我國入世20年,最好的紀念就是作為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維護者,我們將同各方一道共同維護多邊主義,鞏固全球貿易基石。
當下,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經濟繼續中高速發展同時,認真履行2020年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做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艱巨任務。現在看,實現“雙碳”目標的壓力是巨大的,但方向只有一個——我們要在新征程上有新作為,就要堅持用更大的對外開放倒逼更深層次的對內改革。以“雙碳”目標實現為例,從今往后,在繼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碳排放量還要逐年下降,這是一對矛盾,而解決矛盾的方法唯有改革:首先,我們要對化石能源結構進行深刻改革,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第二,我們要在工業發展中堅持走效益為先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第三,我們要繼續秉持與世界通力合作的精神,將數字經濟時代綠色能源革命、產業革命甚至是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落實到經濟建設中來;第四,我們要特別關注全民“雙碳”戰略目標的普及,以及生活方式需要做出的重要調整。
總之一句話,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全民行動,我們是可以在經濟發展中,做到“雙碳”目標引領戰略調整的。
進博會要讓大家近悅遠來,努力促進展品變產品
記者:第四屆進博會已經開場。在您看來,要讓境外展商在中國唱好全球貿易大戲,我們該推進哪些方面的工作,又應特別注意些什么呢?
周漢民:進博會是我國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等多重愿望于一身的國家行為。今年的進博會頗具特色,比如展覽規模更大,國別結構更好;展商質量更優,展示水平更高;展區設置更前沿,專業化程度更高等。
同時,與往年一樣,進博會是多重維度相結合的載體:一是國家綜合展、企業商業展、虹橋論壇相結合;二是貨物、技術、服務貿易的三合一;三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相互促進。因此我們說,進博會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聚焦第四屆進博會,我認為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使大家近悅遠來,流連忘返;第二,努力促進展品變為商品;第三,要通過進博會讓更多海外企業熟悉、喜愛中國市場,通過進博會展示我國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不斷發展的經濟水平以及不斷趨于美好的人民生活。
總之一句話,中國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