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三農人物
吉差拉哈:勇攀高峰的空中“舞者”
吉差拉哈在操控塔吊。 資料圖
“別小瞧我,每天攀爬這幾十米,我的速度不比那些老師傅們慢。接收著來自地面的信號,開著塔吊‘搖擺’起來,仿佛自己就是天空中的‘舞者’。”吉差拉哈指著身邊幾十米高的塔吊,用一口流利的“川普”自信地說。
在中建二局上海臨港奉賢中電建項目工地,施工現場一派緊張忙碌,工人們分散在各個區域作業,爭分奪秒搶工期。和其他在空曠的施工現場作業的工友不同的是,吉差拉哈每天都要獨自堅守著自己的“領地”——1.6平方米的塔吊駕駛室。
今年21歲的吉差拉哈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爾覺鄉彩洛村。他是個“早當家”的孩子,早早地便踏入社會,做過電子廠和塑膠廠的工人。但是,當他進入工地接觸到塔吊之后,坐在狹小的駕駛室中,他感覺自己找到了方向。
因為入行晚,年齡小,認識他的工友都習慣稱呼他“小吉差”。每天早上六點半,他踩著梯籠,緊握扶手,一步一步來到操作間。梯籠像一條直通云霄的“天梯”,雖然安全措施到位,但還是讓人對它生畏,每次攀爬都必須集中精神。鉆進駕駛室后,他嫻熟地撥弄著操作手柄,搬運沉重的建材到指定位置。
“這些塔吊高度都比較高,很難攀爬而且還危險,小吉差每次上去就是4個小時連續作業。”望著正在運轉的吊車,熟悉他的工友介紹說,“為了減少攀爬次數,小吉差在上面要控制自己的飲水量,只有下班和吃午飯時才會爬下來。”
站在高處可以看到更壯麗的城市風景。但是,在塔吊駕駛室內工作時,吉差拉哈根本無暇從高空俯瞰全城景色,全部精力都要集中在塔吊的每一步操作上,容不得半點馬虎。運輸一次材料短則數分鐘,長則半小時,必須始終保持一個姿勢。盡管在操作機械臂吊裝時,操作室也會在高空晃動,但對于吉差拉哈這個“熟手”來說,已是絲毫不懼。
身處“云端”的駕駛室里,最難耐的總是那份孤獨。“操作間只有我一個人,唯一的溝通也只是通過對講機進行,每天待在這里的時間最長,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都會在操作間。”吉差拉哈皺了皺眉頭說,“無聊時就看看空中的云彩、飛過的鳥。”
因為工作需要,吉差拉哈已經快10個月沒有回家了,想家時就會透過駕駛室的窗戶看看家的方向,想想家鄉的父母。“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努力做到最好,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雖然遠離家鄉,但是在中建二局這個大家庭里,吉差拉哈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前段時間臺風過境,項目部積極組織我們安全撤離,在撤離點還為我們提供免費體檢。國慶佳節時,還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禮品……真的是給了我們太多驚喜。”吉差拉哈細數著各種優厚福利,臉上泛起笑容,“這里讓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農民工兄弟有了歸屬感和家的感覺。”
一天的工作平安結束,吉差拉哈再次回到地面,他感到很熟悉、很踏實。“睡覺、走路都仿佛感覺自己還在那不到兩平方米的駕駛室里,一直旋轉著、操作著。”回想起第一次學塔吊操作時,下到地面后感覺天旋地轉,走路都踉踉蹌蹌,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每天都是如此。而經過一年的打磨,現在的他已經嫻熟、沉穩,下地后能迅速回到狀態。
回到宿舍,簡單洗漱后,他給遠方的父母撥通了視頻電話。作為家中獨子,吉差拉哈和父母間早已習慣報喜不報憂。父母的言語里滿是祝福和關心,在這時他又變成了那個父母眼里“長不大的孩子”。
“站得高,看得遠,總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看著自己周圍高樓座座筑起,我很有成就感。對于一個工程人來說,成就莫過于此,我覺得這個崗位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吉差拉哈自豪地說。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吉差 差拉 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