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母親河畔的中國>要聞
【母親河畔的中國】看開封黃河生態廊道如何成為展示黃河魅力的一扇絕佳窗口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文 段晉哲/圖)黃河河畔楊柳依依,秋意盎然。10月12日下午,“母親河畔的中國--溯源黃河文脈講好黃河故事”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開封黃河生態廊道,領略黃河岸邊這座“北方水城”的獨特魅力。
當采訪團站在黃河大堤黑崗口黃河觀景臺上憑欄眺望,雄渾壯麗的大河風光一覽無余,滔滔黃河挾一川豪情、裹兩岸清風,去路千里緩緩入海,讓人心曠神怡、壯懷激烈。
從觀景臺下來南,迎面就是一塊巨石,名叫安瀾石,當地群眾也親切地稱之為“迎賓石”。
黑崗口生態修復綠化工程位于黑崗口險工30壩,該險工形成于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歷史上有三次決口。自建國以來,黑崗口險工有23年出險,共發生險情198壩次。
據悉,該項目是開封黃河生態廊道建設的重要節點工程,也是一項集生態景觀、防洪保安、娛樂休閑、考察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生態修復工程。
開封黃河生態廊道示范帶南起開封西湖,北至黑崗口引黃閘,西起大王廟遺址,東至柳園口,面積約3876畝,總投資13億元。其中示范區段長度7.5公里,面積約1650畝,投資5億元;黃河大堤段長13.5公里,面積約2226畝,投資8億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生態廊道內建設5米寬自行車專用道、人行步道以及木棧道慢行系統,同時配建小型游客服務中心、文化景觀節點、生態停車場、自行車驛站等服務設施。
植物配置主要考慮本地適生鄉土樹種,以群植、片植為主要種植形式,形成大面積、大色塊,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植物生態景觀。40米防護林帶植物選擇泡桐、雪松、柳樹、國槐、黃山欒等;60米景觀帶點綴特色小喬木、花灌木及景觀草,形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式生態種植景觀。
通過系統生態修復,這里已經成為了“開封黃河生態廊道的示范點、開封黃河文化的講述地、開封市民了解黃河的打卡地、各單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實踐教育基地”。項目自建成以來,先后接待考察研學團隊180余批、27000余人次,已經成為了展示黃河魅力的一扇絕佳窗口。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