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要聞
追憶偉人奮斗今日
——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嘉賓參訪團在南京
10月11日,雨后的南京碧空如洗、秋高氣爽。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嘉賓參訪團前往中山陵拜謁。
考慮到有的嘉賓年歲已高,工作人員專門在臺階的平臺上準備了椅子,以供休息使用。然而,嘉賓們沿著392級臺階拾級而上,自始至終無人坐下休息。
“我們自幼背誦中山先生的著作,對這位偉人充滿景仰。看到中山先生憧憬的中國正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的努力下一步步變成現實,我相信先生一定會含笑九泉的。他當年一定是相信中國共產黨的,才會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今天的中國,不僅實現了他在《建國方略》中的很多規劃,在不少方面還都超過了他的設想。”臺灣網絡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說。
讀過《建國方略》的不僅有黃智賢,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傅作義之孫傅川也曾研讀。
“《建國方略》至少在兩個方面對我有很大啟示。第一,孫中山先生系統地規劃了一個國家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所需要的經濟系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孫中山先生當年的暢想已經成為現實。第二,孫中山先生十分注重發展新的生產力。除鐵路計劃外,先生還注意到電力的巨大作用,并提出‘電化萬物’;同時,先生還鼓勵培養電報人才。今天,不僅‘電化萬物’,更進入了以信息技術、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基礎的萬物互聯時代。‘十四五’規劃為我們制定了美好藍圖。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藍圖變為現實。”傅川說。
傅川此前曾多次到中山陵參觀。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際,再次拜謁中山陵,讓他感到意義非同尋常。“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作為民革黨員,更應該從百年滄海桑田的歷史演進中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并把學習的體悟變成做好今后工作的動力。”
11日下午,在南京濱江規劃建設展示中心,一江兩岸的現實美景和未來愿景讓嘉賓們沉醉。
“從我第一次到南京,到現在已經有20年了。我還曾在南京的江北地區居住過一段時間。這些年南京的變化太大了。曾經是發展相對滯后的江北地區,隨著江北新區的建設,也在突飛猛進。”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說。
丘智賢祖籍江西于都,正是紅軍長征出發地。小時候,丘智賢常隨父親去參加同鄉會,聽過不少紅軍故事。來大陸工作后,他非常關注中國近現代史,多次為相關博物館到臺灣征集史料和實物。
“之前,我們專門做了‘自忠學堂’,介紹張自忠將軍,發在臺灣的社交媒體上。兩個月有80萬的點擊。這個數據在臺灣已經是非常好的數據了,超過我們的期待。這也啟發我們用好新媒體手段,介紹大陸真實情況,促進兩岸交流,尤其是年輕人的交流。”丘智賢說。
為此,丘智賢專門組織了兩岸青年短視頻比賽,其中專門設置了這樣一條規則——兩岸青年共同組隊,可以加分。最終有多個兩岸共同隊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用新媒體手段致力于兩岸青少年交流的還有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負責人鄭明嘉。“我們制作了80部短視頻,主要講述臺灣青年在廣東就學就業創業的故事,把大灣區的美景美食也融入其中。”鄭明嘉說。
在鄭明嘉看來,臺灣青年應該經過“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扎根大陸”的四個階段。為了幫更多臺灣青年跳好“四部曲”,每當接待臺灣青年到廣州,他都會組織大家去祭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共同研討青年的意義。
青年意義何在?“兩岸青年應攜起手來,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經濟學系主任、臺籍教師林承鐸說。
在林承鐸看來:“臺灣青年應該培養自己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有了民族認同感,青年就會學習如何打開自己的國際觀、打開自己的格局,并且將目光放在民族復興上。如果沒有民族認同感,人便會變得膚淺、短視近利、滿足于小確幸,從而在世界競爭當中逐步落后、被淘汰,或成為別人的附庸,可能還會以為自己找到被國際認同的‘錯覺’。但時過境遷,一切可能只是暫時的國際政治利益糾葛而已。有了民族認同感,執政者就會從國家、從民族的大局出發,施政決策能為百姓著想,就不會出現只問今天、不想明日的故步自封現象。”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